在前几天和朋友讨论了一下国内VR电影PK VR游戏的话,哪个会更有“钱途”一些。对,你没看错,是“钱途”。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目前国内市场在教育好之前,还是游戏比较吃香。
WHY?
1、硬性制约
电影的硬件制约很厉害,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360°摄像头硬件性能不足,第二部分是VR硬件性能不足,综合以上两点得出结论就是——不清晰!
由于我们的视角角度有限,且在观看过程中不可能观看到所有的像素(一直晃真的会晕的),也就是说大部分像素被浪费掉了。
所以最终呈现出来的画面基本是标清版本,能有个720P就不错了,所以稍远一些就是满眼的马赛克了。
顺带一提,想要达到沉浸效果的话,分辨率需要达到16K的清晰度才能感受到。
还有一部分硬性制约就是拍摄难度了,可以说非常难,我们都知道电影在拍摄的时候光源很重要,但全景拍起来只能用自然光源,灯都不能用,更别说反光板了,所以很可能会各种穿帮
另外,因为从头到尾都是长镜头,哪怕你的女神离你再远你也得眼巴巴的盼着,不能给特写,所以也就不存在剪辑的问题了,根本没法剪,剪出来会像看幻灯片一样。
什么,你说还有特效?请看国产电影特效的巅峰“爵迹”。
有网友恶搞了《爵迹》的宣传画面,这浓浓的网页游戏既视感竟然一点也不违和。
∑普一下,美国制作一部VR电影《Help》,穿插大量CG镜头,电影仅仅10分钟的时间,拍摄费用高达2000万美元,假如按照一般好莱坞大片120分钟左右的话,就是2.4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16亿。
都说这次VR电影国人终于和老外们同步了,其实不然,人家还是比我们领先了不少,建议想拍VR影视剧的各位还是先学学写好剧本再说吧,这行一时半会儿捞不到钱的
2、软性制约
假设上面的部分都能克服,我们有16K的分辨率,我们能一个长镜头拍半个小时,我们有花不完的钱,但是,演员能搞定么?
在粉丝经济当道的今天,满街都是演技为0的“偶像”们,“小鲜肉”们,扑克脸们,真当他们能搞定这么久的长镜头?
你能想象这是看到队友刚刚阵亡后的表情吗?
再退一步讲,明星们也愿意拍,观众愿意看吗?有足够的用户捧场吗?有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吗?又有多少人愿意为个VR电影掏腰包呢?
想像一下你葛优躺在沙发上,戴着VR看电影,然后主角总是不断的转到你身后,你总是需要不断的从沙发上起身调整视角,有没有感觉很不爽,还让不让好好看个电影了!
还是让我们一把抓起VR眼镜踩了它然后打开你久违的电视把。
反观VR游戏,VR游戏的发展虽然也不成熟,但是相较于电影,更多的人把游戏和VR划等号,认为VR就是来玩VR游戏的,虽然VR还有很多内容,但用户的教育还需要从长计议,习惯不是一天能掰回来的。
而且VR游戏目前是变现最快的渠道之一(另一个是线下体验店,但不在我们今天的谈论之列),在20年左右的国内游戏发展史中,已经培养教育了很大一部分有购买力,且愿意为之买单的用户。
仅《刺客信条》一个IP在国内就有500万粉丝
所以就目前来看,虽然国内VR游戏水平参差不起,又没有真正的AAA级大作领跑,但依然不乏一些精品游戏可以撬开消费者的腰包,更别说是知名IP改编的游戏了。
《口袋妖怪 走你》就带有AR元素,但AR带来的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这只皮卡丘爆发的背后,是20年老IP的积累带来的粉丝经济,所以说强IP改编后脑残粉们爆发出能量是不可小觑的。
至此本次PK告一段落,VR游戏略胜一筹,VR影视剧的路还很长。
但说到底,不管VR影视剧还是VR游戏都是VR内容,可短时间内,VR影视剧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和变现手段,百万点击的VR影视剧就别成天沾沾自喜了,多学学几亿点击的影视剧是怎么写剧本的。
游戏部分还是希望能多一些良心开发者,开发制作出新奇有趣的内容,少一些坑爹制作(我曾经看到一款三削消类的VR游戏,真是辣眼睛)。
在这个节骨眼上投资人是最容易掏钱的,衷心希望第一款真正现象级的VR游戏是国人开发制作出来的。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