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正在慢慢地发生。美国遭遇的这场大旱,很可能触发中国国内CPI反弹。
6月份的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显示,CPI同比涨幅“破3”,同比涨2.2%,这让一直担心通胀预期的相关人士松了口气。但最近两个月,国际市场上大豆、豆粕、玉米、小麦等农产品期货价格一路疯涨。成本的猛涨给肉、禽、蛋、油等民生产品带来了巨大的涨价压力。
触发国际市场农产品大涨的导火索,正是美国正在遭遇的50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受此影响,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大豆价格从6月1日的1300.5美分/蒲式耳飙升到7月20日的1777.6美分/蒲式耳,涨幅37%。CBOT玉米从6月15日以来累计上涨55%,小麦也在23日电子盘中创下4年来新高。
中国资产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期货信息网董事长杨宏森告诉记者,中国对大豆的进口依存度非常高,2011年净进口占国内消费的比例高达80%以上,2010年也有将近80%。因此国际大豆价格的上涨将对国内大豆及其产品链造成直接影响,包括食用油和豆粕的价格,美国大豆的连续攀升间接导致了国内豆粕价格的暴涨。
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价接连创出2009年以来的新高,其主力期货合约M1301自6月4日的3060元/吨启动上升趋势,到7月20日达到3999元/吨的高点,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上涨了900余元/吨,涨幅达三成!而豆粕和玉米是蛋鸡、生猪等的主要饲料,饲料的大涨直接推高了养殖成本,给鸡蛋、猪肉涨价带来巨大压力,极有可能触发CPI指数反弹。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