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专稿】记者 魏枫凌 中央“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随后在上周末,央行行长周小川罕见地接连出席三个不同论坛并分别发表讲话。联系周小川的讲话,以及今年多位央行官员的公开言论,或可窥测“两个翻番”目标下对货币政策方向的一些注解。
平衡通胀和增长
周小川称,中国货币政策具有多重目标,即维护低通胀,推动经济合理增长,保持较为充分的就业及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实际上,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全球主要央行均将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从抑制通胀转向维护经济增长。连一向鹰派势力占据上风的欧洲央行,也逐渐意识到在债务积累的压力下不能一味紧缩。
在周小川看来,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经济过热倾向往往多于通缩倾向,货币政策需要始终强调防范通胀。但他特别强调,消除价格扭曲、转向市场化价格体制,也是中国现阶段最主要任务之一。如果只关注低通胀,就会对任何价格改革持抵制态度,使央行陷入尴尬局面。
这或许意味着,在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回落的情况下,为了保持实际增速稳定,对通胀的控制将不像以往那么严格。
土地和信贷是过去十年里中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维持经济增长的关键途径。通过控制土地和资金要素,中国在过去十年里GDP翻了两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一倍有余。就央行而言,即便是影响土地要素,更多也是先通过信贷渠道影响资金调配来完成的。
自今年以来,央行逐步启动利率市场化,扩大了利率浮动区间,推动确立LIBOR基准利率地位,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对资金价格的指引。周小川曾于4月28日在“中美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上讲,央行可通过管理利差来引导商业银行走出顺周期的恶性循环。他还在上周末称始终关注利差的形成。
这意味着,中国央行正在推动的资金要素的价格改革,将使不同部门、不同融资渠道之间的隔板被打通。其中最引市场瞩目成果之一的就是,在央行下属交易商协会的主导下,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猛增,债务融资工具不断创新。
遵循价格机制
如果维持7%以上的年均增速,GDP翻番的目标将可实现。但居民收入增速滞后于GDP增速,使实现另一个翻番并不容易。更何况支持前几年居民工资高速上涨的经济环境很难重现。
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宋国青10月18日在新浪长安讲坛上表示,中国居民收入与GDP增长并不同步,问题主要出在国民收入分配政策上,而实际GDP增速跌至8%以下或推动分配制度被动调整。
长期非市场化的廉价要素供给,一方面强化了企业的低水平重复投资动机,另一方面又使要素供给者被迫接受较低的收入。
今年年初以来,GDP和CPI同比增速双双下降。分析师们纷纷预计在低通胀的环境下,资源、能源要素和农产品价格改革将加大力度。
10月25日举行的“金融四十人论坛”研讨会发布报告称,得益于人口红利和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带来的经济高增长可能已经结束,中国潜在增速或已下降,而宏观政策将必须面对高通胀压力和低增长的现实。报告建议适当提高通胀容忍度,同时控制总需求。多位央行司局级官员参与了这次研讨会。
这一方面印证了货币政策平衡通胀和经济增长的目标,另一方面又意味着稍高的通胀容忍度可为价格改革预留空间。因此,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生产者的利润不会被严重压缩,用工企业得以分摊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城乡居民的收入也有望增长。
央行在11月2日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支撑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未发生根本性变化,重在保持货币环境的稳定,为市场经济自身的调整和稳定机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而市场经济正是以价格机制为核心,货币政策理应遵循。
周小川并未入选新一届 中央委员,暗示他将不再连任央行行长。但他笑言“退休是早晚的,希望不要影响到货币政策”。
而在“两个翻番”目标之下,无论下届央行会否忠实延续周小川的货币政策思路,以及会否进一步扩充货币政策工具箱,适度容忍通胀并推行价格机制改革,都应是值得考量的一个环。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