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2月10日专电(记者禹薇)记者从近期举行的“2012小谷围(岛)金融论坛”获悉,近年来,广东工业企业单位数的相对减少和外商直接投资比例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东经济的活力。专家指出,未来广东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田秋生在论坛上指出,广东实体经济的发展目前正面临着两大问题:工业企业单位数相对减少和外商直接投资比例下降。
工业企业单位数相对减少主要表现在工业企业单位总数相对减少、小企业单位数偏少和大企业单位数不多三个方面。据统计,广东工业企业总数在2000年时接近2万家,明显高于江苏、浙江等省份。但在2010年时,广东工业企业总数已被江苏和浙江赶超。小企业占比方面,广东也已落后于江苏和浙江。2010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小企业占比约为86%,而在浙江,小企业则占了企业总数的92.38%。此外,虽然广东大企业的总数仍位列全国第一,但和其他省份相比,进入全国500强的企业却并不多。
与此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也呈相对减少之势。2000年,香港地区在广东的直接投资占在整个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60%,但是这一数据在2010年降为21%。美国和新加坡在广东的直接投资也大幅减少,在广东投资在全国的占比数,分别从2000年的25%和32%降为2010年的8.4%和8.6%。
专家表示,工业企业单位数的相对减少,将导致广东经济总量相对减少和投资规模及其增速下降,中小企业偏少则降低了广东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同时,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对减少,会进一步强化工业企业单位数相对减少对广东经济地位的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广东经济的竞争力与活力。
田秋生建议,广东经济下一步转型升级的重点应在于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提高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关键应健全金融体系,完善金融结构,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一方面,要扩大权益融资渠道,提高权益融资比重,特别是发展股票市场之外的资本市场,如: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保险资金直投、权益信托投资等。
另一方面,应明确深化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方向,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全面提高金融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包括利率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
此外,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推行跨境人民币投融资也是支持企业“走出去”、帮助企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完)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