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他提到的租售比,按照目前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租金的价格真的只是小菜一碟;再比如他提到的人口红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放缓,未来以独身子女家庭为模式的家庭结构模式,一定会催生出一个孩子继承多套房子甚至可以开着宝马去收房租的情形。这些都是事实,也构成国内房价泡沫论的理论基础。
纵然谢国忠说的这些都对,但他却回避了一个客观的事实,即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国内。很多人都说,在这个全球一体化已成事实的今天,没有什么东西能超然于世特立独行的。
这个观点没错,在大背景、大方向、大发展上,可能确实如此,所谓人类的普世价值即是如此。但在宏大的叙事背后,一定还会有差异化认知、观点的存在,而这些才构筑起了这个多彩的而非单一的世界。中国式的住房情结,即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中国人对房子的嗜好,就文化层面而言,已成一种病态,它是以安身立命、成家立业等为基础的。很多时候,房子根本不是现实中的房子,而是一种自我能力以及家庭稳定的表征,丈母娘向未来的女婿要房子;爸妈省吃俭用为事业有成的孩子买房子;功成名就者伴随事业的级级攀升一路换房子。中国人在房子背后,袒露着他们的一种自我认可和社会认可;袒露着一份亲情和爱情。
中国的房价高不高,就民众的真实收入而言,肯定是非常高。但这种高,却因着种种因素,尤其是在国人文化、现实、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变得只能居高不下。
也因此,人们才能看到林林总总的怪现象,如房子充当硬通货的角色;房子扮演的婚姻媒介;房子承载的传家愿景等。如果不了解这些,光拿一堆貌似正确的数字说事,可能根本无法触及中国房子问题的核心。谢国忠的出发点应该是好的,只是有时候,好心未必能换来好的结果。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