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高考状元"今何在?
时间:2012-07-17 08:24   来源:四川在线   责任编辑:毛青青

  今年,关于“高考状元”的炒作有点降温,转到了香港。如:港大录取了363个学生,其中21人是高考省市状元,比去年增加4个。又如:香港今年17名高考6A、5A“状元”中,15人挤向最热门的商科,更有一半人都选择“投行敲门砖”环球商业管理专业。又如:今年厦门的两个省理科状元都没有报考香港大学,但有两个来自厦门的往年省理科状元目前就读于香港大学。炒“高考状元”,无非是炒大学,可以看出高考入学的一种新的走向。但是,这类消息对“状元”们日后的成才,我以为没有多大意义。

  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倒在于:“高考状元”今何在?有识之士作了调查,结果发人深省。云南教育厅长罗崇敏研究了1977年到2009年32年来全国的124名高考状元,他在6月25日公开发表调研结果:“他们一个都没有成为所从事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这个结论,为热衷于崇拜高考状元的人兜头泼了一盆冷水。无独有偶,中国校友会网总编、“高考状元研究”课题组专家赵德国今年也作了一个类似调查,调查了自1952年至2011年全国范围内的1400名高考状元,现有的职场状元名单中出现了高考状元的身影(两院院士),但交集非常少,且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高考状元。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高考状元无一人成为职场状元。两个调查结论,不谋而合。当年高考中了状元的,离校投身社会后,大多成了“仲永”式的人物。年轻时考试成绩了了,参加工作后大多湮没无闻,有的成了全职太太。

  这是什么道理?

  道理并不复杂:“高考状元”也者,只是高考分数得了第一。为了追求这个高分,他们往往把全部精力用于解题、用于死记硬背。时间是一个常数,你把全部的精力都用于背书和解题,不免顾此失彼,他们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必然大受限制。为应付考试而去解许多怪题、偏题,即使得了高分,很可能是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的人物,而他们本身的创造性、想象力、彩色思维,则很可能被抹杀了,而后者正是培养一位顶尖人才(院士或全国劳模)所必具的品质。“高考状元”多数只有分数的优势,从小死读书,擅长解难题,他们一旦走向社会,其死读书的短处就显出来了。他们中间的许多人(不是全部)难以成为顶尖人才,便不是偶然的了。

  “职场状元”是在投身社会实践之后动手做出来的,是将创造性的思维转化成创造性的劳动成果,获得高端的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被评上的。个人在职场成功的关键因素并不全部在于智力,而在于个性、情绪智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等非智力因素。考察一个人的真才实学,主要标尺是看他能不能做到活读书,能不能活学活用书本知识来解开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各种难题。“高考状元”大多内向、高傲、情商较低,动手能力较低,易成“象牙塔内的状元”。如果未在大学调试好,进入社会后短期内将很难适应工作。俄罗斯的知名导演斯坦尼所说过的:“没有顽强的细心的劳动,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的玩物。”许多“高考状元”正是如此。他们毕业后在职场中对于遇到的难题,因高分低能而束手无策,终于也成了“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的玩物”。

  对“高考状元”的崇拜,乃是对分数的崇拜,当然也是对应试教育的崇拜。这里且回到本文的题目上来。既然“高考状元”难成“职场状元”,我们就不必过于追求分数,不要把“高考状元”看得过重。分数是要的,学历也是个好东西,但过于看重分数、学历、考试名次,有时可能走向事情的反面。我们对于应试教育的严重弊病和消极后果,应有进一步的清醒的认识。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金宠物 绿植迷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