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凸显仪式感
时间:2016-09-09 17:52   来源:川北在线   责任编辑:青青
  原标题: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凸显仪式感
 
  近日,有两条网上的消息让我十分感触。
 
  一是某地有一个小孩在网上二度火了。这个小孩家境贫困,经常与父母亲一道到市场去捡一下摊贩扔掉的蔬菜和水果。回家将水果洗净后,首先要先喂父母吃,然后才自己吃。吃饭时要先上香行礼,然后再坐下吃饭。记者点评,这样的孩子从小在苦难中长大,但不悲观,知礼仪,肯努力,懂感恩,有敬畏,长大后不敢说能惊天动地,但至少会让这个社会更和谐更温暖。视频流传很广,网友评价很高。
 
  二是广元市利州区某学校在开学那天,给新生举办了隆重的入学成长礼,学校给新生寄语,高年级学生给新生配戴校徽,老师给新生以热情的拥抱,进入校门就踏着红地毯经过“健康、智慧、明礼”三重门,让学生与家长在三重门前留影纪念。校方称,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通过三重门的成长礼仪式,既是对新生的期许和祝福,又给予新生温暖和力量。对初次踏入学校的孩童来说,学校对他们是陌生的,但这样的入学仪式却是神圣的,在这样的洗礼下开始自己的学校生涯,想必终生难以忘记。
 
  可能有人觉得这些只是一些形式,略显琐碎多余,也不能提升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似乎没有存在的需要。在我看来,这类想法未免太过功利和简单,有了信仰,有了敬畏,内心才会笃定,行为才有所遵循。好内容也需要形式为载体,需要固化以传承。
 
  近些年,韩国、日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让很多中国人汗颜。有很多国人笑侃:走着走着竟忘记了“我”是谁?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中国发展翻天覆地。但回过头来,大家蓦然觉得,我们丢下了什么。到底丢下了什么?我个人觉得,虽然大家吃饱了穿暖了有钱了,但是信仰道德传统却缺失了。
 
  2007年11月,清明、端午、中秋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与春节并列四大传统节日。这是国家从文化战略、文化安全高度作出的制度层面的规定和保障,是我国传统节日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各地庆祝传统节日的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庙会、灯会、诗会、游园、文艺演出等应有尽有。但大都处于分散状态,甚至芜杂凌乱,缺乏一个集中、统一、整体的形象,未能出现一个精神文化的制高点。
 
  人们在同一个时刻经历同样的习俗,开展同样的活动,体验同样的价值,在一种仪式性的时间中感受家庭与社会、伦理与情感、历史观照与价值关怀,一个共同的社会就在这种“共情”的时刻得以生产和再生产,从而福祚绵延、赓续不绝。所以说,仪式感是节日文化形式的关键。一些人惊呼,这些年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究其所以,主要是春节的仪式感缺乏,没有来自精神层面的节日仪式的参与感、获得感、归宿感、自豪感。这一点韩国的婚俗就值得借鉴,婚谈、纳采、纳币、醮子礼、奠雁礼,莫不能少,每一个环节都是庄重严肃的,每一个仪式的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莫不教人求和、尚美、向善、崇孝,这种传统代代相传。
 
  “春节吃饺子、贴对联、放鞭炮,端午吃粽子、赛龙舟……这些‘生活化的仪式’植根于民间和大众,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流传,这是传统节日文化的民间传播方式,是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前提。但春联怎么写、如何贴?祖宗如何敬?粽子如何包?诸如此类的传统文化,50、60在坚守,70略懂一二,80、90知之甚少,00不了了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面临仪式传承断代的问题。如何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扬,需要国家及相关方面将其梳理固化,让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仪式感进行有机结合。
 
  节日如此,婚俗如此,诗书礼仪莫不如此。哪些仪规不可或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凸显仪式感,让这些礼仪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根世世传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固本强基,增强软实力。心远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IT袋 绿植迷 金宠物 领啦网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