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劳动”中成长为必须的
时间:2020-07-16 11:56 来源:川北在线 责任编辑:青青
近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此外,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小学以校内为主,小学高年级可适当安排部分校外劳动;普通中学、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兼顾校内外,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由学校组织实施。此外,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生活中的劳动事项和时间,纳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国新闻网)
高尔基曾说:“我们世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近日,教育部要求小学一二年级每周设立劳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一经发布,网友纷纷表示支持,有人认为这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政策,也有人认为这可以提高孩子社交能力劳动能力,让孩子更全面的认识劳动的意义。但也有人认为政策虽好,但能否真正落到实处起到作用还有待观察……
对此笔者认为,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是推动孩子健康发展的一项“好举措”。这么说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现在有部分孩子由于被父母“保护”的太好,对世界的认知、都劳动的认识并不充分,在推广素质教育的当下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精神可以让孩子更加珍惜劳动成果,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不再是“纸上谈兵”,通过双手创造出的实实在在的成果,也让孩子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不易,从而养成勤劳、懂得珍惜的好习惯。同时让孩子更加理解父母、尊重用劳动换取美好生活的所有身边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其二是在物质条件逐渐变好的当下,很多家长更容易忽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近年来,也有一些青少年出现了不想劳动、不愿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这就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定位渐行渐远、背道而驰。因此,通过推广劳动教育的方式可以改变这种不良的现象,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成为热爱劳动、意志坚定的新时代青少年。
而想要培养孩子的劳动精神,也不能忽略网友提出来的“不同意见”。政策意见起不起作用关键还要看“落实”。因此,学校和教育部门就要制定相关的劳动教育课程以及安排实践活动,合理设置主题任务,同时安排出充分的劳动实践时间并把劳动成果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劳动教育的重要作用。
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可见,通过劳动获取“果实”在每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从小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劳动精神,才能让这些“小树苗”逐渐成长为“顶梁柱”,为祖国未来的事业奉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由丽颖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