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天,80多个县市,100个早餐店铺,100期节目……已经播出三季的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聚焦“生活美学的开场白”,把镜头对准了一日三餐中的第一餐.
这个纪录片为什么火?烟火气和接地气是首要原因.关于食物的故事,往往充满温度.早餐没有正餐来得正式与繁复,《早餐中国》的处理倒也简单:每一集都很短,大部分只有5分钟左右.没有翻来覆去的旁白,没有洋气花哨的文案,不是难以采集的山珍,也非跨越重洋的寻味,只是简简单单介绍一种餐食.节目组对拍摄对象的筛选标准也并不复杂——了解当地人最爱吃什么,但必须找到专心做这种食物、至少历经两代人、甚至形成了一种社区美食氛围的老店.
鲜活的早餐背后,是一座座城市的故事.宁波的面结面、新疆的烤包子、儋州的米烂、哈尔滨的骨架酸菜砂锅……这些经典吃食,大多源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理风貌,也与长久生活中形成的饮食习惯互相形塑.中国式早餐的丰富性、地域性与原生态,在影像故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难怪有人说,喜欢一个城市的理由,从早餐的味道开始.
片子拍的是各地早餐,照见的是早餐里的中国.把吃早餐称作“过早”的武汉,把早餐吃成“早茶”的广州,最早有特殊标准的北京版“早点”……或是饱含家乡味道的味蕾记忆,或是在外求学的青春见证,或是客居异乡的新鲜体验,或是出差到访的匆匆一味,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 记忆.早餐里的中国,热气腾腾的不仅仅是早餐,而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在镜头里,我们可以看到食客与老板、食客与食客之间的热络互动,此外还有街边下棋的、唱歌跳舞的……吃早餐只是万千生活气息中的一种.食,不止于果腹,还有追求美和情感的进阶追求.
组成城市故事的,其实还是一个个人,他们来自山川湖海,用爱在厨房烹制,用力为生活奔走.早餐只是一个切口,从这个缝隙里照见了夫妻情深、子承父业、手足情谊.所以纪录片也从“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温暖熨帖转向后来不断探听呈现温暖背后的复杂底色,那些面对家庭矛盾、传承困境的店主正是这些关系的现实样本.这或许跟早餐一样,一种味道总是会腻,毕竟参差百态的人生本就是五味杂陈.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美食纪录片都偏爱借吃说人,因为不论是诗意的、隽永的,还是朴拙的、不美满的,真诚的故事、生活的原貌最是动人.
鲜活的多样性和地方性,放在都市语境中更显可贵.尤其是大城市里的上班族,为了通勤和哪怕多几分钟的睡眠,早餐时间和品质被挤压得所剩无几.即便是节假日,也往往诉诸一键下单送货上门的外卖,便捷和可及让“不时不食”不再有效.不过,总有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在默默流淌.好好吃早饭,这句在长辈口中听过无数次的劝告,如今由一个短小的纪录片再次重申.看到这里,不妨好好睡去,明天早起吃上一顿早餐,再暖腹前行拥抱生活吧. 刘焕然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