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景点滤镜”不可滤掉了真实
时间:2021-10-27 11:24   来源:川北在线   责任编辑:青青
  近年来,一些元原本籍籍无名的“网红景点”,在加上各种滤镜后,似乎便有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幽秘气质。然后实际的情况,是大多数“网红景点”都是景区商家通过拍照滤镜过度美化景点的有意为之。
 
  部分手机APP以种草、拔草、好物分享等内容兴起,被誉为“生活潮流的发源地、消费趋势的定义者”,用户可以尽情分享个人生活,在为他人提供经验和建议。然而在互联网上,一张照片、一则攻略,随时都可能被他人当作决策依据。如若在景点、探店、穿搭等内容上过度修饰美化,一旦实际前往揭开这层滤镜,广大用户只会吐槽“种草”套路太深。所谓的“拍照圣地”、“超出片”等宣传口号,打动了很多人,不由得心向往之,可到了地方才发现“不过如此”,其实这些只是“滤镜景点”,通过部分用户的过度美化,刻意包装出来的虚幻美景。由于平台上的“照骗”泛滥成灾,普通用户很难辨识出来真假,“拔草”变成了不断踩坑,对用户的心理伤害极大,久而久之,就会对平台失去信任。
  以这些APP为代表的平台经济,更该反思的是长期宣扬的“滤镜”生活,以及过度依赖流量的商业模式。正是这两个因素形成了一股合力,扭曲了真实社会,导致虚假信息泛滥,虽然是“照骗”“刷单”,却获得了平台的流量支持,使得发布者和平台收获流量利益,进而引起更多人效仿,造成恶性循环,异化成一种自我强化的奖励机制,这才是平台陷入困境的原罪。
 
  当浅薄虚假的“网红景点”大行其道,旅游景区更深层次的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价值就会被掩盖。所以,滤镜包装出来的“网红景点”注定是“一锤子买卖”的短视行为,注定不会走远。因此,对于名不副实的“网红”打卡地,只凭社交平台的“软约束”还远远不够,需要相关部门以网友的吐槽为线索,以相关法律为依据,对一些涉嫌虚假、夸大宣传的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让大家既能省钱,又能省心,褪去景点滤镜的虚假,还景点一片真实之美。(戚海涛)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金宠物 绿植迷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