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杨晓松教授莅临湖北民族学院理学院讲学
时间:2016-05-22 09:56 来源:凤凰网 责任编辑:毛青青
华中科技大学杨晓松教授莅临湖北民族学院理学院讲学
湖北恩施5月21日电(通讯员 李灵肖)5月19日晚,华中科技大学杨晓松教授莅临湖北民族学院理学院讲学,并在湖北民族学院理学院3306教室作题为“数学的美妙与用途”的学术讲座。湖北民族学院理学院近百名相关专业学生及研究生处处长刘志军、副教授李祖雄、汪海玲、向会立等教师到场参加。本次讲座由刘志军教授主持。
在本次讲座中,杨晓松教授主要是通过若干范例来展现数学的优美之处,然后介绍数学理论在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及艺术方面的应用。首先,他提出“古代有数学能力的人都做些什么”等问题来引出数学能力。他表示,数学能力就是“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力’、”模式和结构洞察力”以及”计算能力”。他还解释了“Poincare-Hopf指标定理与毛发梳理不齐现象 ”、“人能否可以不借助其他工具看到自己的后脑勺”等有趣的问题,从而激发听众的兴趣并引发思考。
接着,他列举“莫比乌斯带”、“Ham Sandwich Theorem”、“煎饼问题”、“Smale球面外翻问题”等例子,以及展示由计算机编程出的植物、曲面等美丽图片来体现数学的魅力。
最后,他着重介绍数学理论在社会、历史与社会学、音乐、经济学与政治学方面的应用。在社会方面,他提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NBI)”运用到数学的“积分几何”等其他应用,在此他使用表格的形式将它们列举出来,便于听众浏览和了解。在历史与社会学方面,他表示,美洲Nathez印第安部落的灭绝原因可以用“线性系统”和“矩阵理论”来解释。他还表示,在经济学与政治学方面,“阿罗不可能性定理——为什么民主社会不是完美的,以及为什么建立民主社会如此之难”可以运用“矩阵论”来解释。在音乐领域,古典音乐、爵士乐的曲式结构和模式都可以用“组合数学”特别是“代数理论中的群论”来刻画,因此,他发出“伟大的音乐家似乎都具备某种数学能力”的感慨。此外,他还介绍了数学理论在免疫学、机器人学、流行病学等其他方面的应用。
在讲座结束之际,杨晓松教授引用“决定你将来的不是当前的选择对错,也不是当前的环境好坏,而是你是否能够坚持不解的努力”的人生经验,勉励学生努力学习。
专家简介:杨晓松,199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 获基础数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自1991年起,在武汉工程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厦门大学任教。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第八届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现担任国际杂志〈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编委、《控制理论与应用》和《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两刊名誉编委,目前主要从事微分动力系统及非光滑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几何控制论、生物运动和机器人基础理论等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Discrete Contin. Dyn. Syst. A》、 《Int. J. Bifurcation and Chaos 》、《J. Phys. A: Math. Gen》、《Nonlinear Analysis》、《Systems & Control Letters》、《Nonlinearity》、《Chaos》、《Electronic Letters》、《IEEE CAS-I》、《Biosystems》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0余篇,他引1000余次,H 指数17 曾获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李灵肖)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