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冠大流行今年能终止吗?
自2019年底暴发以来,COVID-19大流行已导致全球近 5亿人感染,并导致了超过 620万人死亡。
一轮的疫情暴发是由于 Omicron(奥密克戎)突变株引起,该突变株于2021年11月11日在南非首次发现。目前,Omicron已传播至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Omicron的快速传播能力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与之前相比,Omicron的暴发规模要大得多,短短几个月时间,迅速取代Delta,成为当前主要流行株。
那么,Omicron导致的COVID-19大流行会如何发展,又将在何时结束呢?
近日, 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团队在 Cell旗下期刊 The Innovation发表了题为: Is omicron variant of SARS-CoV-2 coming to an end? 的评述文章。
从全球范围来看,Omicron导致了2022年1月左右新冠新增病例大幅上升。季节性在冠状病毒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已被广泛讨论,一些研究认为,COVID-19的传播呈现季节性趋势,当寒冷天气来临时,会加速其传播。但尚不能断定季节性是决定性因素,还应考虑社会干预。
Omicron的高传播率加快了疫情传播速度,数据显示,Omicron出现后,全球每日新增病例数的 纪录是之前每日新增病例数 纪录的2倍以上。
尽管Omicron在全球范围内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高传播速度,但它导致的病死率却低于之前的任何突变株。
随着Omicron的出现和大规模传播,对于未来COVID-19大流行的发展,就有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Omicron的出现可能是COVID-19大流行即将结束的信号。《柳叶刀》在今年1月份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2】,2022年3月份,新冠病毒的传播性将达到一个低水平,保护弱势群体、分发疫苗方面的经验将在未来减少新冠肺炎的负面影响。此外,Omicron的低病死率意味着即使COVID-19会卷土重来,但全球大流行也将结束。
但另一种观点认为,COVID-19大流行不会在短期内结束。因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的疫苗供应并不匹配,而且有些国家和地区疫苗推广缓慢。此外,未来还可能出现新的突变株,就像Omicron这样的突变株再次出现,从而导致COVID-19再次爆发。
黄建平团队使用全球新冠肺炎预测系统(GPCP)和改进的 SEIR 模型来预测COVID-19大流行的发展。
该模型基于以下假设:
1、总人口应始终等于易感人群(S)、暴露人群(E)、保护人群(P)、感染人群(I)、隔离人群(Q)、死亡人群(D)和康复人群(R)的人口之和;
2、各地区总人口不变;
3、新冠仅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
4、所有人具有相同的免疫力。
该模型使用真实的流行病数据进行相关预测,因此,预测结果可以反映当前COVID
-19大流行的真实发展。
黄建平团队的预测结果表明,Omicron将在今年继续影响世界,COVID-19大流行要到2023年底(2023年11月左右)才会结束。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观察到当前的大流行呈下降趋势,每日新增病例已经从1月份的超过400万例减少到 现在的约200万例。
蓝色曲线代表COVID-19大流行的预测趋势,我们可以看到,总体趋势不断下降,除了由于季节性因素将在2022年4月出现小幅上升,此后,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将快速下降。预测结果显示,到2023年11月,全球每天的COVID-19病例将降至约3000例。此时,可以认为大流行结束。
根据预测,到2023年11月COVID-19大流行结束时,全球确诊病例总数将至少达到7.5亿人。
研究团队也指出,尽管预测结果显示大流行将于2023年11月结束,但这是基于当前大流行发展情况做出的预测。如果后续出现更容易传播的突变株,那么预测结果也将作出相应调整。
对于不同的国家,大流行结束的时间并不相同,预测结果显示, 美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这些疫情严重的国家,在2022年4月份后会呈现急剧下降趋势,他们的大流行似乎会在今年年内结束。而 韩国、 越南等国家,大流行将持续到明年。这也提示了我们,不能仅仅根据部分国家的疫情发展来预测COVID-19是否会结束。
尽管新冠疫苗在一些国家得到了成功推广,并且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大量人口完全接种了疫苗,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安全的且对新冠病毒免疫。实际上,疫苗对防止Omicron感染方面明显下降。
黄建平团队对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新冠疫情同样做出了预测,大陆和香港在2022年3月份都爆发了疫情。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大陆的新冠疫情要小得多,而且很可能会在2022年4月份左右得到控制。
研究团队还指出,中国大陆确诊病例较少的主要原因是实施了严格的限制措施。因此,在研发除更有效的疫苗之前,我们仍应遵守防疫要求,佩戴医用口罩,限制大型聚集活动,以减缓新冠疫情传播速度并结束Omicron的传播。
论文链接:
1.https://doi.org/10.1016/j.xinn.2022.100240
2.https ://doi.org/10.1016/S0140-6736(22)00100-3
来源:生物世界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