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山新居”的“粘合”下,巴中各类涉农特色产业正由一个个点变为覆盖多村、多镇的大园区,实现连片发展。截至去年底,巴中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35家、各类专合组织1535个、家庭农(牧、渔)场578个、专业大户5600余家,带动几十万贫困群众实现就业。 “+第六产业”,激活农村发展 “巴山新居+”的探索,还激活了巴中农村发展的新活力。
7月10日,全国产业扶贫金融创新研讨会在巴中举行。“巴山新居+第六产业”模式受到不少参会专家赞许:它促使巴中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融合化发展趋势加快,并逐渐形成大流通,走向大市场。
其中,“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大农业”发展路子是巴中的一大探索。巴中坚持产业先行、产村相融,目前已种植茶叶54.6万亩、核桃92万亩、药材39.8万亩。漂亮的新居与多样的产业相辅相成,在此基础上,巴中精心打造乡村旅游环线,涌现出驷马水乡、七彩长滩等一大批乡村旅游新景点。
坚持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巴中并不是“1+2+3=6”的机械融合,而是“1×2×3=6”的有机融合,迈开“第六产业”发展步伐。通过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二三产业附着,逐步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
通过“巴山新居+第六产业”,巴中农民生活、生产方式发生转变,成长为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逐渐从根子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记者 庞峰伟 尹勇)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