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出经济发展新引擎、新天地?从政策顶层设计上,用改革激发动力,直指审批事项过多、操作流程繁琐的“简”的命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发展繁荣的“活”,找准制约创新发展的“堵点”、创业谋事的“痛点”,才是“简”与“活”的靶心。
“一个窗口办完所有手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进了企业的心坎里!”2月26日,成都空鸟科技有限公司从成都高新区“企业登记行政审批一窗式服务导办窗口”拿到工商营业执照。这是成都高新区实行企业登记行政审批“一窗式”改革以来,发放的第一份执照。
改革催生变局。仅在1月份,通过降低创业门槛、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先照后证”、“三证合一”等改革新政,成都高新区新登记各类型企业就达1290户,同比增长178.62%。
成都高新区新年伊始之变,仅仅是2015年开局之时,成都“双创”工作如火挺进的前奏。
打造“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绝不是政府“一厢情愿”地唱独角戏。依靠创新创业驱动新一轮发展,既是领命国家战略的必然,也是顺应成都可创新、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逻辑。在这样的背景下,找准制约创新发展的“堵点”、创业谋事的“痛点”,激发市场活力,政府清障搭台,无疑能释放、引流市场源源动力与活水生态。
今年,紧随“创业天府”行动计划的实施,成都大力推进包括商事制度改革等政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简、放、优”三管齐下推动“双创”工作。
简政之道的核心,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的创造力。
改革之“简”,激发市场之“活”。
今年1—9月,我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8万户,同比增长34.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6个百分点;新增注册资本总额4836.1亿元,同比增长 94.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2个百分点。全市新增科技型企业8353家。1—8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953亿元,同比增长8%。全市专利申请量39931件,同比增长29.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5730件,同比增长43.8%。全市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37家,新增孵化面积152万平方米。
为创业创新清障搭台,释放和激发出市场源源动力与活力,推动经济提质转型,“双创”成都,行稳致远探索前行。本报首席记者 缪琴
原标题:“双创”成都 活力迸发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