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彤 本报记者 刘淼淼
“我认识的第一个成都人是在地铁上碰到的学生,他曾在德国魏玛上大学,你说多巧!”近日,记者见到了今年9月新上任的德国驻成都总领事施恪,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亲切、健谈、充满想法。
学中文、坐地铁、挑战吃川菜……施恪正在慢慢融入当地的生活,逐步了解四川的发展,而对于深化德国与四川的合作,他也有许多思考和计划。
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有很多契合点
记者:您对自己的任期有什么目标?
施恪:我希望能在更广泛的领域来促进双方的对话和交流合作。经济关系或者经济工作肯定会是重点。同时,我希望能更多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我们也需要促进旅游业发展,明年早些时候,德国国家旅游局会到中国的很多城市进行路演,其中一站就是成都。
还有一个方面,我想很多本地人会感兴趣:我们会在足球方面进行一些交流合作,这也是我个人兴趣所在。四川和北威州是友好省州,我们想促成北威州的一个 球队到四川交流,具体细节还正在谈,希望把多特蒙德足球俱乐部带过来。
另外是环保。很多德国企业在环保领域有先进经验,包括水资源保护、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还有在建筑方面的环保措施,比如保暖、防止暖气流失等,进而促成建筑节能。我想我们在环保领域能做的事情非常多。
记者:今年是中德创新合作年,在您看来,双方有哪些重点合作领域?
施恪:德国在工业方面有一个新提法叫“工业4.0”。在这方面我们和中国开展合作,希望把我们的一些经验带过来,包括在智能制造、生产工艺数字化或数字互通互联等方面。德国的“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有很多契合点,两个国家在这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可能更多是在中小企业之间进行对话和碰撞,包括技术方面的交流。如果再把合作扩大一点,在行业或者工业标准协调方面,双方也大有可为。
回到经济合作上来,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教育,或者称之为再培训。德国企业看重的并不只是把东西卖给你,而是希望在卖产品的同时给对方提供经验技术、知识技能、服务以及人员培训。这也是德国企业在与外国企业进行合作时,让对方也变得更强大的原因。
希望中国游客更深入了解德国
记者:今年德国驻华使领馆缩短了处理申根签证申请的时间,此外,德国还有哪些举措吸引中国游客?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