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大小凉山彝区 从“一步跨千年”到踏上致富奔康路(2)
时间:2016-01-18 10:09   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毛青青

  “如果没有‘9+3’政策,我读完初中就得回去种田或者外出打工了。”阿欧马立是2015年到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汽车维修专业学习的新生,作为彝区“9+3”免费职业教育的受益者,知识的力量使阿欧马立看见脱贫的曙光。

  过去,受限于教育条件与教育资金,彝区成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而今“穷根”正被斩断。我省始终把民族教育作为彝区扶贫治本之策。在巩固“普九”成果基础上,严格落实县长、乡(镇)长、校长、村长、家长“五长负责制”,做好“控辍保学”。至2014年底,大小凉山小学、初中净入学率分别达97.99%和77.37%。2014年来,“9+3”免费职业教育政策让1万余名彝区学生到内地就读,一人读书就业带动一家脱贫的愿景正在实现。

  产业则是另一项造血之策。“十二五”期间,我省在彝区重点培育生态、设施和光伏农业以及乡村旅游、电商等富民产业,每年选派1930名技术人员对口支援指导,共建设马铃薯种植基地县13个,建成高标准农田35万亩,发展花椒、核桃基地、竹产业林、工业原料林共68.67万亩,建成家庭农牧场90个,凉山环太苦荞、乐山金凉山等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产业富民日益成为彝区扶贫的核心支撑。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金宠物 绿植迷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