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几十位青少年齐聚北川,参加一场特殊的座谈会。8年前,他们还是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孩子。现在,他们变成了军人、护士、企业员工、大学生……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年青一代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听完发言后,绵阳市文明办主任赵方嵩感慨地说。
他们是恩人的接班人
抗震救灾中,目睹解放军舍生忘死从废墟中救出一个个亲人,张博萌生了当一名军人的想法。高考时,张博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军校。如今,他已成长为军事院校的一名连级教官。
同样在抗震救灾中被解放军感动激励的还有贾孝龙。地震后,贾孝龙应征入伍去北京当了一名消防兵。在部队,贾孝龙刻苦锻炼本领。7年多来,他共参与了4000多场抢险救灾,多次立三等功。“只有努力工作,我们才对得起曾经帮助过我们的恩人。”
在地震中,杨琳受重伤。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三个月后康复出院。从此,他立志当一名医护工作者。如今,杨琳也成了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我会把感恩之心化作对病患者无微不至的关爱之中。”
选择从医的还有陈浩。“经历了地震和重大车祸,都是医护人员把我救下,所以在填志愿时,我选择了医学。”2014年,陈浩考入西南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我愿意用我所学去帮助更多的人。”
他们是爱心的传递者
从地震中走出来的英雄少年们,他们有的还在上学,有的已工作,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那就是感恩社会,广泛参与公益,将这份爱心永远地传递下去。
2009年,在梁强的牵线搭桥下,家乡的两个孤儿姐妹得到了爱心人士的资助。不管是在四川大学上学期间,还是在北京上班,7年多来,梁强对这对姐妹的关心从未间断。只要回到四川,他就会带着姐妹去买新衣、新鞋子,陪她们玩。
从北川的废墟中走出的王佳明目前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地震8年来,王佳明每年都会去献血。马上面临毕业,他的目标早已确定:回四川工作,去建设家乡。
地震后,“可乐男孩”薛枭右手截肢。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后,他也回到了家乡。现在,他进入了一家饮料公司,策划了不少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
林浩虽然现在还是高中生,但他已参与了200多场公益活动。他说:“我想从一个接受爱的人变成去爱别人的人,做一个爱的传递者。”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