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逃生必备保命” 秘诀到底在哪?(2)
时间:2017-08-12 10:58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莫小烟
“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在震中发生时,破坏性地震波在到达预警目标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灾难到来前几秒到几十秒给出警报的技术。”此前,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办公室主任欧垫竹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比如说在北京,如果唐山发生地震,破坏性地震波还没有到达北京之前,这预警信息就已经发到你的手机上了,告诉你唐山已经地震了民众还有多少秒的时间可以利用。
成都高新减灾所答疑:何为地震预警盲区?
王暾向记者提供这样一组数据,这次由阿坝州防震减灾局和该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在地震发生后为四川广元、成都、绵阳、阿坝,甘肃陇南市和陕西汉中市等6个市的11所学校的地震预警终端发出预警信息,预警时间为地震波到达前的5秒至38秒。
很多网友表示,此次九寨沟地震,汶川电视台能够提前40秒预警,这可以说是黄金40秒,在最大的震动来临之前,给市民提供逃生的机会。
“地震预警是全自动的物联网,包括阿坝州、北京等全国31省市区建立5600个地震预警传感器,传感器将数据传到预警中心。”王暾补充说到,预警中心在地震来袭时自动分析判定地震的位置和大小,给出警报信息。
但地震预警也存在预警盲区,其原因是地震预警网在震中、震后发出警报前需要几秒钟的响应时间,但是在这几秒内,地震波已波及周边区域,该区域的人会先感受到晃动,再收到警报,该区域就是地震预警盲区,可以通过减少地震预警网的响应时间,减少盲区半径。
具体来说,破坏性地震波传播速度大约3.5千米/秒,6秒钟就已跑了21千米。所以这个盲区就是指地震从地震发生开始到发布信息地震波所影响的区域。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目前,日本的预警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是9秒,盲区为30千米。“我们的这个时间目前是约6秒。然而破坏性地震波3.5千米/秒,6秒钟就已跑了21千米,在这方面,我们的预警系统比日本的还要先进。”王暾认为。
地震预警≠地震预报 后者是全球至今尚未突破的难题
事实上,全人类都还没有破解“地震预报”这一难题。
总有网友将地震预警与地震预报这两个概念混淆,王暾解释说,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和地震波的速度差,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给目标发出警报。而地震预报(临震预报)是指地震发生前,由地震预测专家、行政领导开会讨论的结果,有时间(数小时或数天)组织专家开会讨论决定是否发布。
地震预警系统简图
但是,地震预报是尚未解决的科技难题。“在地震预报实现之前,可利用地震预警减少人员伤亡,比如还可以让高铁、地铁紧急关停等。”另外,王暾及他的团队现在正在做关于地震预报,取得的成果会适时向外公布。
地震虽只有一个震级,但是烈度不同。“比如昨天的地震北京的手机不会发出预警,因为北京的预警烈度小于设定的两度数值。大体上看,距离震中越远,烈度越小,但是遇到断层就会有所区别”。
因此,由于地震预警只有几秒的响应时间,来不及人工转发,用户需要直接接收地震预警信息,立即采取措施避险,而地震预报至少有数小时响应,来得及人工转发。但地震预报是科学问题,全球还未突破。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