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自律挑战花10万未获1分奖 还需多一分警惕
时间:2024-12-16 23:00 来源:今日头条 责任编辑:毛青青
原标题:男子自律挑战花10万未获1分奖 还需多一分警惕
“独处20天能赚50万元?”近日,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关“自律挑战”的生意引发热议。“自律挑战”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宣传内容大多相似,只要独自在酒店房间内,不与外界接触,遵循一些看似简单的特定规则,就能在一定时间后赢得丰厚奖励。
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宝鸡的张先生签订《自律挑战26天》协议书,交了报名费6900元信心满满地参加挑战。结果不到24小时便挑战失败,原因是面部遮挡超过3秒钟。随后,张先生又接连挑战了两次,却屡试屡败,分文无收,反而投入了超过2万元的报名费。
看似是一场“考验毅力、挑战自我”的自律游戏,实则是披着“自律”外衣的圈套。其中的操作手法并不新鲜:设置苛刻且模糊的挑战规则,让参与者在心理上产生“再试一次就能赢”的侥幸心理,并持续投入报名费。但“面部遮挡超3秒”之类的判定规则,过于苛刻且不合理,更为商家随意判定“失败”提供了空间。
需要看到的是,“自律挑战”本质仍是一种套路营销。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所谓的“自律挑战”活动不过是一种变相的“概率游戏”。商家用高额奖金吸引消费者参与,而实际却通过严苛的规则和主观的判定标准,确保大多数人“挑战失败”,实现盈利。
张先生三次投入共计2万多元,并非他不够自律,而是“规则埋坑”。可以想象的是,如果这套模式广泛推广,可能有不少人抱着“再试一次也许能赢”的心态,逐步落入连环缴费的陷阱。而根据媒体报道,张先生在参加自律挑战之前,实际的财务状况堪忧,他也有想凭借此次游戏一战“翻身”的心理在,没想到,却损失更大。
“自律”原本是个人成长中的积极品质,但在这样的挑战中却成为“高成本博弈”的噱头。商家通过直播间营销、情绪渲染等手段,让消费者相信自己有能力“轻松赚大钱”,激发的是赌徒心理。
而张先生的经历恰恰说明,当人们“上头”后,往往忽视了对规则的理性审视,以至于在第一次失败后还会产生“再挑战一次就能赢”的错觉。心理学中有“沉没成本效应”,即人们对已付出的金钱和时间不愿放弃,反而会继续投入,商家利用的也正是这样的心理。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类活动显然已涉嫌“不正当营销”和“合同欺诈”。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商家在提供有偿服务时,应明确告知参与规则,且规则应具备合理性和公平性。所谓“面部遮挡超3秒”即失败的规则,过于苛刻且缺乏透明的监督机制。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这类新型“直播挑战活动”的监管,尤其是在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等领域,类似的“自律挑战”“极限挑战”活动频频出现,诱导用户缴纳高额报名费。当然,平台的审核责任也不容推卸,不能让“以奖骗钱”的模式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
需要认识到的是,“自律”本应是无关利益的个人品质,而不是以“巨额奖金”为诱饵的商业噱头。消费者也需要提高警惕,看到这类巨额奖金式的挑战活动时,应多一分质疑,少一分侥幸,唯有保持理性,方能避免被“挑战失败”的陷阱反复收割。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