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三武一宗灭佛”,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加上后周世宗柴荣这四位皇帝发动过毁灭佛法的事件,使佛教的发展受到很大打击。而唐玄宗也曾经听从宰相姚崇的建议抑制过佛教。
姚崇(651年-721年),在唐玄宗李隆基登基称帝后,第三次当上了大唐王朝的宰相,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唐玄宗,兴利除弊,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由于他求真务实,且善变通,故又有“救时宰相”之称。
姚崇与唐玄宗之间协力治国的亲密君臣关系,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姚崇刚担任宰相后不久,曾经就郎吏等中下级官吏的考核升迁等问题启奏唐玄宗,请玄宗给予裁决指示。没想到的是,唐玄宗对姚崇所奏之事毫无表示,时而环顾左右,时而仰视殿宇。
任姚崇再三请示,唐玄宗就是不开金口表态。姚崇一时摸不着皇帝的用意,只得畏惧告退。
等姚崇退出后,玄宗亲信的近侍高力士也劝谏道:“陛下刚刚即位,宰相奏事,当面要以驳正,为何不理不睬?”
唐玄宗却笑道:“朕令姚崇总览政务,大事当然要奏上来让大家讨论,至于郎吏的考核升迁这种小事,宰相处理就行了,怎能拿来烦朕呢?”
当姚崇得知唐玄宗的真示意图后,也非常高兴,满朝的文武也都钦佩这位年轻的天子识君主之大体。
此后,姚崇放心处理庶务,朝政大事也敢于直言不讳,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勇于承担责任。
不久,姚崇又向唐玄宗提出了抑制佛教的建议。自南北朝以来,佛教开始在中原地区盛行起来,到了唐朝的武则天时期,佛教甚至被推崇到了国教的地位。
由此出现了大量兴建的佛寺,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由于僧尼们享有免除赋役的特权,导致大量的劳动者纷纷出家当起了僧尼,劳动力也大为减少,破坏了农业生产,唐朝的财政也出现了困难。
姚崇针对这种风气及危害,上奏玄宗说:“佛不在外在形式,而在内心。历史上的佛图澄(西域龟兹人)很贤明,却没有保全后赵政权,鸠摩罗什多才多艺,却不能挽救后秦的灭亡。何充、苻融信佛,都遭败灭;齐襄帝、梁武帝也信佛,不都灭亡了吗?只要慈悲发自内心,为老百姓做有益的事,使苍生安乐,就是佛身。妄度奸人,败坏佛法,还谈什么佛?”(《旧唐书·姚崇传》)
为此,姚崇提出了清理寺院、淘汰僧尼以增加劳动力的主张。唐玄宗欣然接受其建议,遂令相关的官吏搜查僧徒,迫使12000余名僧尼还俗。并且还规定,自今以后,不得擅自建造寺院,禁止百官与僧尼、道士来往,不许民间任意铸造佛像、写佛经等。
这样,姚崇格尽职守地辅佐唐玄宗,举荐贤良,整顿吏治,赏罚公正,并在自己年老体衰之时,推荐了正直的宋璟为宰相,主掌政务,以继承其事业,辉煌的“开元盛世”由此诞生。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