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41年,意气风发的魏惠王接到了来自马陵的战报:庞涓率领的十万魏军损失殆尽,将军庞涓杀身成仁,而自己的儿子太子申也被齐国俘虏。听罢,作为2年前还在逢泽率领诸侯朝见周天子的一代霸主,他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一句“夫齐,寡人之雠也,怨之至死不忘。国虽小,吾常欲悉起兵而攻之,何如?”便是最好的明证。 可就在他打算倾国之师讨伐齐国之时,他的谋臣惠施却一反常态的劝他“折节而朝齐”。
而在转年的公元前340年,齐国、秦国、赵国分别从东西北三个方向这个中原霸主发起了攻击。秦国在商鞅的带领之下,利用公子卬的轻信,不仅俘获了公子卬,还轻而易举的夺取了魏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河西地,最为重要的是都城安邑也再无屏障。
有着纠纠雄师的魏国,也从此开始一路下滑,魏惠王也不得不迁都大梁。而这些也自然不是魏国衰弱的全部,此后的魏国,楚国亦攻伐之,蚕食其领土。那么又是什么原因,让曾经盛极一时的魏国逐步走向了衰微呢?
公元前453年,魏氏、韩氏、赵氏共灭智伯,瓜分其地。虽然三家在公元前376年,才废晋静公,但事实上各家早已分割其地,但是与赵家、韩家不同,魏国虽然居于富庶的中原之地,
但是疆域却十分分散, 不便于管理。
而此时的魏文侯,则果断采用李悝变法,确定了魏国的新法典,促进农业发展,还建立了强大的魏武卒。一时间,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魏成等人都被启用,有了强大的魏武卒作为利刃,魏国不仅连败秦国、秦国,也打败了楚国,也确立了中原霸主的地位。而在其子魏武侯继位之后,又进一步任用吴起改革,国力强大的魏国此时也是所向披靡。
公元前369年,魏武王之子魏惠王即位。而此时的战国,各大国之间意识到了生产力提高之下改革的必要性,纷纷招徕贤才。
但是对于早已强大的魏国而言,在其内部形成了庞大的王室贵族力量,他们在朝堂之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贤人要想出头则必须依附于他们;而且作为君王魏惠王本人更多的是“嘴上主义”,当公叔痤以临死箴言,向他推荐商鞅,他却因为只不过是公叔痤的糊涂之语,当庞涓与孙膑俱在之时,他又一次选择了气量狭小的庞涓;而范雎、张仪等人的错失亦是如此,连吴起也是因为他的猜忌而不得不离开魏国。最为致命的是,他们前往的都是魏国的敌国,如此,敌人愈加强大而盛衰之理,也终于让他自食其果。
公元前354年,魏国在庞涓的率领之下兵围赵国邯郸,而赵国向齐国求救,作为曾备受欺凌的一方,齐、赵很容易便达成共识,随后齐王则派遣了他赶走的孙膑为军师救援,于是一场经典的“围魏救赵”战法诞生,桂陵之战魏国大败。
而这种大败,导致的是魏惠王在其内部也丧失了奖励魏武卒的必要条件。魏武卒的高额奖励,也逐渐成为国家的负担,而荀子便有“魏氏之武卒……是危国之兵也”的看法。当然我们在批判魏惠王的同时,也要看到魏惠王更像是“骑虎难下”,而错误的国家战略导致的魏国成为众矢之的,也直接为强大了百余年的魏国前程埋下苦果。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