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秦朝末年的时候项羽和刘邦进行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原本项羽是占据 优势的,可到了最后刘邦逆风翻盘,经历了几次大战不断招贤纳士,收拢人心,项羽则在一次次失败中走向末路,最后在垓下之战后被围剿,虽然后来拼死杀出重围,也有机会重回江东,最起码能够东山再起。
可是项羽并没有把握这次机会,而是选择乌江自刎,了结自己的生命,那项羽明明可以逃脱,为何他宁可自刎也不肯过乌江?并不是因为项羽愚蠢,只是他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那这个秘密是什么呢?
力拔山兮气盖世
历史上对项羽的评价都是很高的,被世人尊称为西楚霸王,就连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都把他当诸侯王特地列出来撰写,足以见得项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而他也是有着过人的能力和出色的战绩。
最大的特点就是他“力拔山兮气盖世”,相传项羽天生力大无穷,年少时就能举起巨鼎,那时秦二世上台后不久,天下大乱,诸侯争霸,群雄逐鹿,项羽和其叔父项梁也是起义军的一员,只不过最开始的时候这叔侄两人势力太小,不能与秦军抗衡,所以就想招揽一些有志之士,其中就有桓楚。
随后项羽被派往联络桓楚一同起义,可是桓楚一看来的是个毛头小子,根本不给项羽面子,心里自然是不愿意加入他们,为了让项羽知难而退还给他出了个难题,那就是如果项羽能把院中的巨鼎举起来,他就考虑考虑和项羽他们一同起义,要知道这个巨鼎就是桓楚家中的四个壮汉搬起来都费劲,更别说是一个人,显然桓楚是故意为难项羽。
可是项羽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径直走向巨鼎,一口气就给举起来了,这可把桓楚震惊住了,要知道这可是千斤巨鼎,这项羽在他眼中就是神人一般,宛若天神下凡,于是也就答应了项羽的邀请,虽然史书上记载的千斤有些夸张,但是要是根据现在的换算单位来看,鼎大概至少在200斤以上,相信现在也没有几个人能随随便便就举起二百多斤的东西吧。
除此之外,项羽使用的武器也是重兵器,其名为天龙破城戟,它长约4米,重量是一百二十多斤,与他对阵估计没几个人能抗住这件武器,而项羽也是在起义之后展现出来非凡的军事才能,不仅骁勇善战、无人能敌,还率领数万楚军同秦朝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最后以项羽取得巨鹿之战胜利而告终,这也是中国历史上 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同时也奠定了项羽在军中的领导地位,为他后来称霸天下打下来良好的基础。
鸿门宴错失良机,放虎归山
在巨鹿之战后,项羽一战成名,并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断吞并秦朝的天下,同时联合其他各路诸侯去对抗秦军,可以说假以时日项羽必定会一统天下,不过事情远远没有那么顺利,在项羽征战天下的时候,刘邦也在慢慢崛起,虽然表面上愿意归顺项羽,但是在关中地区后自立为王,还夺走了所有的金银财宝,这可把项羽惹怒了,毕竟这关中地区地势险要,本来就是项羽志在必得的城池,如今让刘邦先他一步不说,还得了全部的好处。
于是他就大摆宴席,邀请刘邦参加,实际上就是想要借此机会除掉他,刘邦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最后在张良等人的抉择下还是应邀前往这鸿门宴,而项羽这边有亚父范增,他知道刘邦此人不简单,要是不除掉迟早会危及项王大业,所以极力暗示项羽要将其杀掉,这也就有了后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刘邦也不是傻子,多次躲闪,这才幸免于难,这很明显是要杀掉自己,刘邦一顿溜须拍马后,赶紧借着出去方便为由骑马就跑了。
项羽被刘邦的好话给夸的找不着北了,即便范增一再提醒他也无济于事,项羽这自大的性格也是害了他,在项羽眼中自己才是天下的霸主,这刘邦不过是后起之秀,小小的势力在他眼中根本构不成威胁,既然刘邦让出了关中地区,也也要俯首称臣也就没必要再杀他,可没成想这次疏忽却是放虎归山。
放弃逃亡,选择乌江自刎
在这之后,刘邦越发感觉自己的处境不佳,一边低调隐忍,一边暗中招兵买马,他可不想一直被项羽踩在脚下,随后在公元前206年,刘邦决定和项羽撕破脸,两人展开了持续四年多的楚汉之争,起初刘邦处于下风,被项羽打的节节败退,但是到了后期项羽反而越来越不及以前,渐渐的只能和刘邦持平。
在经历了四面楚歌、垓下之战后,项羽大势已去,彻底失败,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便身陷重围,项羽依旧有着无能匹敌的战斗力,所以最后带领百余人杀出重围,来到乌江边上已经有船夫接应他,只要他上船离开,刘邦短时间内就无法抓到他,项羽也可以借此机会东山再起,只可惜他没有这样做,而是自认为无颜再见江东父老,选择自刎。
结语
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项羽在失败之时才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只可惜他年少轻狂,不知民心之重要,不听贤能之人劝诫,一意孤行,纵然有撼天动地的能力又当如何,到头来不还是功亏一篑,落得身死殒命的结局。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