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作为一个皇权社会,皇帝的一句话可能就决定着官员的一生,甚至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的未来。而且最重要的是,作为皇权社会的臣子,是没有说不的权利的,即便是赐死,还得说谢主隆恩,这是因为他们阖族的命运都牵扯在自己的身上。
所以,因为社会的特殊性,官员在职场上,跟我们现在在职场上奋斗不一样,他们需要时时刻刻提防自己是否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时刻把自己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时刻心惊胆战的揣摩君王每一句话的意思。有的人能揣摩半天都不懂,而有的人天生适合在官场奋斗。比如清朝的张廷玉曾经就被康熙连降了三级。但是他回家之后对着儿子笑说了八字,后来字字应验。
出身世家,才能卓著
一说到邻里之间相处要和谐、友爱,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六尺巷》的故事。这个故事很简单,就是在安徽之地的,一个吴姓人家与张姓人家因为房前屋后的墙而出现了争执,于是张家人便仗着自己有人在朝廷,就写了一封信告状。
然而,这封告状信并没有给自家伸张正义,因为里面写了:“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最终张家人挪墙三尺,让出一道路,而羞愧的吴家人也挪墙三尺,将这条巷子增加到六尺。
这个故事中,回信的主人公叫张英,彼时他已经是大清朝的宰相了。正是因为他有这样心胸,所以才会教育出 的张廷玉。张廷玉因为父亲张英,所以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年纪轻轻就通过科举考进了朝廷,成为当时的庶吉士。
个人的才能突出,加之家中曾经有一个官至宰相的父亲,张廷玉的为官之路相对来说是比较顺畅的。然而,历史上的他也曾年纪轻轻就被康熙皇帝无缘无故地连贬三级。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毕竟,当时他即便考进朝廷,只是在南书房里任职一个没有实权的文官,却还是被康熙皇帝关注,还专门考校他的文采。
据历史史料记载,那是康熙六十一年,当时的张廷玉极为受宠,已经是刑部右侍郎了,距离从一品官员的刑部尚书只有一步之遥。然而,就在某一天,康熙皇帝将他叫来,却给他下了一道连降三级的旨意,当时顺带还有几位跟他一样的大臣。
听到旨意之后,一群人硬着头皮说谢主隆恩,但是心里却苦涩不已,完全不知道自己这是犯了什么大错,要一下子被连降几级。但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心里再不满,也得受着,只是脸色是比苦瓜还难看。只有张廷玉像个没事人的阿Q一样,还乐呵呵的回家。
官场智慧,明降暗升
一封旨意,自然是消息快的,所以家里人很快就收到了消息,不由得有些担心张廷玉的精神状态,其儿子更是在张廷玉回来之后,就十分关切地询问父亲的状态,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然而,儿子关怀了半天,却发现张廷玉非但不失意,反而十分开心。
儿子有些疑惑,真的以为自己这老爹莫不是被打击的很了,现在处于精神失常的状态,但是看张廷玉正常得很。想了想,儿子问张廷玉为何如此开心,毕竟贬官可不是个好事情啊。张廷玉听到儿子这么问,笑了几下,才慢悠悠地回一句话:“为父须待新君赐予君恩。”
短短八个字,里面的信息含量很重要,那就是张廷玉说的新君会给他恩赐。为什么他要这么说呢?原来当时的时间已经是康熙六十一年,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康熙这是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没有多长的时间了。
而康熙的这一招贬谪也是充满了智慧。无论在什么时候,讲究的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一个臣子的位置很高,当新皇帝继任的时候,一般他都不会重用的,因为这样位高权重的臣子不是自己的心腹,他需要培养新的属于自己的政治集团。
而康熙皇帝深知年轻的张廷玉很有才华,如果让他在自己的帝王时代还担任高官,那么在儿子后来的时代,可能他就不会受到重用,不会成为新皇帝的助力,所以康熙皇帝故意将张廷玉贬谪。若是即位的新皇帝雍正需要张廷玉这样的人才,那么就会提拔张廷玉,然后张廷玉这些被贬谪本还心情愤懑的人,可能就此对雍正皇帝死心塌地。
那么,以张廷玉为代表的臣子就成了雍正皇帝的心腹,所以康熙皇帝这是自己当了一回恶人,全是为了下一任皇帝和有才华的臣子考虑。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张廷玉的话是完全正确的,因为雍正上位之后,就对康熙曾经贬谪的臣子进行提拔,这其中就有张廷玉。
张廷玉在雍正皇帝的时代,当了从一部的礼部尚书。虽然这个职位看起来没有太大的权力,但是从吏部又开始上升,当了百官之首的吏部尚书,掌握百官的考校与官员的提拔建议。而后,他又升到清朝皇帝的首脑集团,即军机处,成为军机大臣。
所以,雍正皇帝是真正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心腹,处处提拔他。而看懂这一点的张廷玉也才会在面对康熙皇帝的贬谪时,还能谈笑风生,这就是真实原因。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