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作品,里面的人物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以及他们最后是什么结果,很多人都知道。其中,孙悟空是最高光的人物,其次就是唐僧和猪八戒,而里面的沙僧虽然也是主要人物,但是他和白龙马一样,不具备什么存在感,但这个队伍却又离不开他。
因为里面的角色分工很明显,沙僧就是一个劳力,主要负责挑担的工作。由于他的工作性质,所以一说起他,都是“任劳任怨”这样的词汇来描述他。按理说,不远万里挑着东西去取经,如此辛苦,最后在西天被封佛的时候,也有他的一份功劳。然而,他却没有被封佛,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真实原因还是他做了这几件坏事。
杀孽太重
说起《西游记》,想必很多人都非常熟悉,里面的故事情节,想必很多人知道,里面的人物自然也是很熟悉了,甚至里面唐僧的每个徒弟是如何被收到身边,以及他们在成为唐僧的弟子之前是怎样的身份,都交代的清清楚楚的。
而里面相对而言,来头最小的应该就是沙僧了。他在天庭的时候,就是一个卷帘的小将,因为打碎琉璃盏这样的小错被贬下凡,足可见他身份的低微。被贬之后,他在流沙河潜藏,然后在人间作恶。
后来还是因为唐僧要去西天取经,他才有机会赎罪,被封为罗汉。然而纵观沙僧在取经队伍里做的事情,就会产生不平的情绪。
因为无论是在书中还是在影视作品中,沙僧永远都是出力的那个,因为他永远都挑着几个人的行李,无论刮风下雨,都没有人给他分担,所以这么一番对比下来,他至少应该封佛。那么,他为何在历经八十一难的“挑担之苦”之后,为何没有被封佛呢?其实还是因为他做了几件坏事。
第一件坏事就是他造了太多的杀孽。众所周知,沙僧在成为唐僧的弟子之前,蜗居在流沙河里的。在流沙河里,他以来往的行人为食,而他脖子上盘的骷髅头就是罪证。佛门讲究的是心存善念,不要杀生。而沙僧的这一条,显然是违背了佛门的要求。
从这一点来看,沙僧即便是取经成功,也不见得就能封佛,因为相对而言,他确实任劳任怨,但也没有做出特别大的功劳,所以综合一算,他只能算是功过相抵,后面成功让他成为菩萨,已经算是十分优待他了。
知错不改
第二件对沙僧以及其他的佛门中人来说,那就是他知错不改。他是因为打碎了琉璃盏被贬下凡的,所以他在人间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反省自己的罪过。但是他没有,潜藏在流沙河中作恶吃行人,完全忘记了他曾经是一个神仙,而神仙就应该担负起守护三界的责任。然而他的所作所为一看就完全违背了一个神仙的初衷。
对于天庭来说,是违背了作为神仙的初衷,但是对于佛门来说,就是知错不改。佛门最是讲究“回头是岸”,而他显然是没有这样的觉悟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其实也不向佛,心不诚,自然不算虔诚的佛门弟子。
如此情况下,即便他是陪着唐僧去西天取经,但曾经他做的事情还存在,而且他的潜意识还是觉得自己是没有错的,佛门的人自然能看出他的心思的,而且他的师父唐僧就是最好的参照物,所以他自然就不可能成佛了。而后来封他为菩萨,已经是对他西去取经最大的奖赏。
当然,他心不诚是知错不改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因为他干了一件愚蠢无比的事情,那就是他曾经吃了九个人,是一笔杀孽,同样的也是他对佛门之人轻视的表现。因为唐僧虽然是金蝉子转世,但在他成为唐僧这一世之前,他也曾去西天取经。而沙僧脖子上挂的骷髅头明显就是他吃的前九世的唐僧。
不过由于孙悟空天生就是一个具有抗争精神的人,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唐僧与他的观点产生了冲突的时候,他就会忍不住逆反,后来有紧箍咒束缚,他才听话了。但是沙僧不一样,前面他就吃了九个取经的人,后来孙悟空带着唐僧他们又到了流沙河,沙僧明明知道是取经的人,而且有观音菩萨提前说了,但他的第一反应还是捉来吃了。
后来因为有孙悟空这个厉害的人,加上观音菩萨早早的到来,他才收手。但是在收手之前,他是孙悟空打了好多个回合,后面知道孙悟空不是个好惹的角色,于是干脆龟缩在流沙河不出来,而孙悟空他们也过不了,这么一来二去就耽误了很多取经的时间。
所以从他被降服,成为唐僧的弟子前,他是做了很多耽误取经的事情的,这么一看,他能成为菩萨,已经是对他的大赏识了。
结语
佛门最是讲究因果,沙僧在取经的路上,虽然看起来十分的“老实”,但是他在成为取经路上的一员时,造的杀孽可不简单,而且还是跟取经人相关的杀孽。如此情况下,他想要经过取经这一路的功劳换取成佛的机会,恐怕是不可能的,因为对比孙悟空,就可以看出来。
孙悟空在取经的路上,功劳最大,降妖除魔的事情都少不了他的,何况他在降妖除魔的路上遭受的损失也不少。付出了多大的功劳,自然就得多大的回报。所以经过沙僧和其他人的对比之后,他的功劳不突出,做的坏事还比较多,这么一番对比下来,他自然没有资格成佛了。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