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历史探秘 唐朝中后期为什么会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时间:2023-04-21 22:27   来源:宠物小星球   责任编辑:沫朵
  原标题:历史探秘 唐朝中后期为什么会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想了解唐朝中后期为什么会失去对地方的控制,我们先要了解唐朝前期中央是如何控制地方的,以及唐玄宗时唐朝如何会爆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中央政府和地方的关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唐朝前期的政治军事体制是如何形成的。

  唐朝的制度继承的是南北朝时期西魏和北周的体制,所以我们要了解唐朝前期如何控制地方,可以从西魏时期建立的府兵制说起。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后三国时代,北方是东魏和西魏,南方是萧梁政权。东魏和西魏是死敌,基本以黄河和潼关为界,两个政权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西魏相对较弱,为了更好地组织境内的鲜卑人和汉人团结在一起,西魏的掌门人宇文泰创建了府兵制,将西魏建设成了兵民合一的政权。

  府兵制
 
  府兵制最基本的组织形态是,中央层面设立八个柱国大将军,宇文泰自己就是其中的首脑。另外七个人中,有六个柱国每个人统领两个大将军,就是十二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面设置两个开府,一共是二十四开府。开府为基本的行政和军事单位,将人组织起来。西魏的百姓平时务农,战时为兵。府兵一般都集中在首都长安附近,由中央直接统领。到了发生战事的时候,由中央直接委任将领,派军队到战场,等战争结束了,军队多数解散,部分回到京城,将领的权力也收回。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强干弱枝”的管理方式,非常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唐太宗
 
  府兵制是一种非常具有活力和战斗力的军事和政治组织,后面北周灭掉了北齐,隋朝灭掉了南陈,都是以府兵制为基础的统一战争。唐朝前期,社会组织较南北朝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所以当然将府兵制都继承了下来。可以说,唐前期政治安定,社会出现繁荣景象,都是和这样的一套政治军事体制分不开的。
 
  府兵制在中国由南北朝分裂到统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有弊端。那就是,参军的人是在尽义务,并不是职业军人。朝廷让人当兵的条件是免除了他家的赋税,并没有给他足够的钱养家,他们生活上的来源还得靠种地。这就决定了战争的时间不能太长。这个条件是西魏时是成立的,因为西魏的国土较小,出征行军的距离较短,士兵能够兼顾打仗和养家。到了唐朝,全国都统一了,疆域扩大了很多。但是因为唐朝前期的国家比较为稳定,军事活动较少,所以府兵制一直保存了下来。
 
  2.安史之乱如何会突然爆发
 
  这种情况随着边境战事的增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知道,唐朝本来就是一个汉胡统一融合多元文化的王朝,唐朝皇帝都有很深的鲜卑血统。所以唐朝并不在意“夏夷之辨”,对胡族都特别包容,唐太宗就有天可汗的称号。所以,唐朝时和边境胡族、西域的贸易就非常发达,唐朝也就要不断派出军队到边境去保护商人的利益,使贸易能够长久维持。这样问题就出来了,这种到边境上是路途既遥远又长远的事,府兵不是职业兵,还要种地养家,到边境去驻守就显得很不合适。很多士兵出去从军四五年回到家乡,发现田地荒芜,妻离子散,日子没法过了。

  安史之乱
 
  由于府兵制的诸多弊端,社会的尚武风气逐渐下降,府兵制也就走到了尽头。这个时候,中国北方的突厥、回纥不断崛起,东北的契丹和奚人也强大起来,对唐边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原来的兵役制度已经不能凑效,唐玄宗只好采用新的方式,那就是募兵制。
 
  募兵制的含义就是直接花钱招募人当兵,让有当兵意愿的人参军。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招到的士兵更有战斗力,很多人都愿意到边境长期驻守,有了功劳还可以升迁,成了靠当兵吃饭的职业军人。但募兵制的坏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花钱太多,军费节节攀升。要知道府兵制是朝廷用免税的政策换忠诚,成本较低,而到了募兵制,就是直接用金钱换忠诚了。
 
  军费的攀升让唐玄宗压力抖然增大,战争连年不断,但朝廷的赋税却连年吃紧。最后唐玄宗不得不给予节度使很多权力让他们自己筹措军费。军队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拿谁的钱,替谁卖命,所以地方藩镇的将领权力就越来越大,逐渐发展成了独立的王国。
 
  从以上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条非常清晰的变化线,从府兵制到募兵制:士兵由临时招募,较短时间打仗,到职业军人,长期在边境驻守;将领由平时在朝,战时为行军大总管,到后来要在边境长期驻守,集军权、财权、行政权于一体的节度使。唐帝国前期到中期,从“强干弱枝”变成了“强枝弱干”。
 
  安禄山是胡人将领,大唐用胡人为将并不罕见,唐太宗时就任用了很多胡人将领。到了唐玄宗时,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唐朝名将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等人都是胡族将领。安禄山是突厥人和苏特人的混血,长期在东北驻守,深受唐玄宗的赏识。他不断加官进爵,最后担任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分别是现在的辽宁、北京和山西。
 
  到了唐玄宗后期,北方十大节度使共驻军40多万,光是安禄就掌握了18万军队,而中央则只有9万老弱残兵。在当时,是个明眼人就能看出天下要大乱,因为中央的力量已经非常弱了。到了公元755年,就爆发了安史之乱。

  唐玄宗
 
  我们再来看看,唐朝是如何平定安史之乱的。唐朝中央政府并没有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培养出一支完全由进行控制的军队。原因是钱不够,安史叛军所攻占的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方是唐朝的主要税收区,中央政府断了财路,干什么事都不好使了。唐朝政府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用忠于朝廷的节度使的军队去平定叛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还要借助少数民族回纥的力量去平叛。由于这军队都不是直接受皇帝指挥的,所以皇帝对这些军队既依靠,又防范。皇帝要依靠他们去平定叛乱,同时又要提防这些节度使势力过大,成为新的叛军。这皇帝做得真够纠结。于是,安史之乱中戏剧性一幕就出现了,往往叛军势头强的时候,皇帝就特别信任郭子仪和李光弼,等到郭子仪和李光弼打了胜仗,皇帝又往往急于将他们召回,不令他们穷追猛打。这样的剧情反复上演。
 
  3.唐中后期,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安史之乱最后不是被完全平定下去的,而是唐朝政府将分化瓦解掉的。唐中央政府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不断招募叛军将领归顺,许以优厚的条件,结果很多叛军的将领都归顺了。他们都得到了很好的优待,就是带领他们的兵马在他们占领的地方称王称霸。唐朝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也很简单,中央军力量严重不足,如果依靠郭子仪和李光弼彻底打败安史叛军,那他们的力量势必会无法遏制。最后只诛叛军的首恶,让其他叛军将领都享受他们已经有的成果。这样,各地藩镇中不会有哪一个太强以威胁中央,还可以相互制衡。所以,这种戏剧性的平叛思想也导致了戏剧性的结果,在安史之乱结束后,河北、河南、山东这些地方依然不向中央交税。中央政府还是很穷。不过这种结果也是一种必然,因为唐中央政府在安史之乱前夕就已经羸弱不堪了。

  好在唐中央政府又找到了新的中央财政,那就是南方的经济资源。隋朝时修建了大运河,南方的经济在唐朝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的人口又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又增加了很多的劳动力。唐朝政府通过大运河,将江南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西北地区,让唐朝又持续了一百多年。但是经过安史之乱的打击,唐朝现也无力重振雄风,恢复当年盛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藩镇的控制也显得力不从心。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唐中央和地方的主要矛盾,并不集中在和河朔三镇的矛盾,也就是当年安禄山部下的藩镇。唐中央打击的藩镇主要在江淮一带,如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主要的目的在于保护京杭大运河的通行安全,这样才能保证朝廷财政的安全。中唐时曾经出现过宪宗中兴,但也只是昙花一现。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IT袋 绿植迷 金宠物 领啦网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