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大概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因为李建成有功劳并且没有过错。李建成虽然不及李世民那样耀眼,可是也在对抗隋朝时出了大力,在战争中取得了很大的功劳;二是因为李渊用制衡之术来平衡太子党与秦王党双方的势力。当时仅仅秦王李世民一人,他的实力与势力便可以与太子和齐王二人所结成的党派相抗衡,足以见的李世民当时在朝堂上的能力。如果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那么可以说朝堂上只有李世民一方独大,这时候,李渊这个皇帝就形同虚设。李渊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立李建成为太子,让他们双方对峙。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李渊看到他们相互对抗制衡,心里也许会更加安稳些,更加安心的坐几天皇位。
相对于上面两种关于朝政方面的解释,还有一种就相对比较突出李渊内心阴暗自私的一种说法:李渊没有能力把控朝堂的局面,他选择了最保守的一种方法尽量去挽回自己作为皇帝的颜面。李渊清楚的认识到,无论立谁为太子,都会引起党争。如果立李世民为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联手也会反抗;如果过度的贬斥李世民,他也必然会反抗。在双方的混战中,最后处于不利地位的当然是李渊自己,他甚至有可能因此丧命。当时唐朝已经没有外患,兄弟必然不同心,李渊明白自己当时的处境,所以干脆置之不管。
笔者认为,李建成既然可以当上太子,说明他还是有能力去胜任皇帝这一职位,毕竟李渊能够成功推翻隋朝,开辟唐朝这一新天地,证明他是有识人的慧眼。李世民虽然勇敢聪慧,但是他却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说明了他也是个心狠手辣之人。李渊面对兄弟二人的斗争,时不时的帮助太子李建成打击一下李世民,又偶尔帮扶李世民一下,这是一种权衡之术,可以突出李渊本人的存在感,巩固自己的地位。虽然这是一个极好的想法,但是李渊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不小心就弄巧成拙。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