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汉帝国之崛起:汉武大帝扫清匈奴六步走战略规划 一起来看看
时间:2023-11-29 22:18 来源:壹周历史 责任编辑:沫朵
原标题:强汉帝国之崛起:汉武大帝扫清匈奴六步走战略规划 一起来看看
人以恶声加我,我也恶声返之;人以强力凌我,我也强力抗之!而今回首前尘,面对汉朝六十年和亲匈奴的屈辱历史,以及汉文景之治留下来的丰厚家底,年轻的汉武帝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他决心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将纠缠了华夏数百年的北方边患一次性彻底荡清。
这盘棋就是 的马邑之谋,当然很可惜,武帝的这局棋,漏洞太大,手段太瞎,结果花了那么多钱,等于只给三十万汉军组织了一次包团的“马邑景区十日游”。这简直是冤大头中的冤大头。看来,相对于这种破绽百出的阴谋而言,刘彻需要更加高瞻远瞩的阳谋。他不仅要下一盘很大很大的棋,还要下一盘很长很长的棋,匈奴问题绝不是一场战争就可以解决的,必须纳入长期战略规划,扎扎实实,一步一脚印,渐次达成阶段性胜利,最终实现全面胜利,显然,这是一场持久战。
经过深思熟虑,刘彻决定将这个长期战略规划分为六步:
第一步:试探性出塞反击,交学费,锻炼培养善于远袭的军事人才。同时昭示天下,汉朝被动挨打的局面将自此结束,而以绝世之姿拉开大反攻的序幕。
第二步:收取河南地,掀翻匈奴入侵中原的踏脚板。
第三步:击破右贤王,割裂河西地区与匈奴王庭的联系。
第四步:袭取河西地,断匈奴右臂,同时扫清通往西域的道路。
第五步:集中主力,与匈奴单于部决战,摧毁其战略后方。
第六步:徙民屯北,巩固战果,控制西域,围追堵截,使匈奴残余势力永无翻身之日。
此六步,由近及远,由易及难,不失为一个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这样看,刘彻年纪轻轻,倒有几分大战略家的风采,他能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帝王之一,不仅在于家底厚实,肚子里还是有些真才实料的。
武帝只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将匈奴搞定,无论如何,绝不能把这个负担留给自己的后代。
这是他自己选择的路,认定了就誓不回头,哪怕砸的头破血流,也要走完。
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侵入上谷郡,杀掠吏民。消息传到长安,朝野哗然,民情激愤,刘彻便决定趁此机会实施他宏大战略计划的第一步:培养新人,打造将星,试探反击。
显然,这不是一次偶然事件,武帝的决策也不是一时性起,他是笃定汉朝已经有了应付长期战争的军事实力与心理准备,这次匈奴的入侵,只不过是引燃一切的导火索而已。
打是肯定要打了,学费也是决心要交了,但这钱要花在谁身上呢?谁才是可堪培养的大将之才呢?在大战即发之刻,刘彻左思右想,辗转难眠,在将帅问题上翻来覆去的琢磨。他头疼。
刘彻心中不是没有人选,而且还有好几个,但为什么迟迟定不下来?因为他心目中最大的那个人选,恰恰是个争议最大的人选,任命一下,必定舆论哗然,这需要太大的魄力,大到连刘彻这样乾纲独断、超有主见的帝王都难免心怀顾虑。
刘彻心中的这个人,就是他的亲亲小舅子,卫青。
卫青为啥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呢?原因很简单,第一出身低,是最下贱的奴隶;第二年纪轻,只有二十来岁;第三没经验,从来没打过仗;左看右看,怎么看都不像是名将的料。武帝任用卫青去指挥如此重要一战,说他句任人唯亲,一点儿也不冤枉。当然,如果卫青真的打出名堂来,刘彻那就不是任人唯亲了,而是举贤不避亲,但谁又能保证卫青他一定能打胜仗呢?何况此战是汉朝第一次主动出击匈奴,没有前例可循,这仗太难打了,就算韩、白在世,恐怕也没有必胜把握。
从奴隶到将军,哪有那么容易?从奴隶到名将,那就更难了。秦汉时候的名将大多出身不低,就算不是贵族子弟那也是军事世家,最差吴起韩信等人,也算良家平民,起码受过些教育,学问还颇大,而像卫青这样出身低到如此地步的还真是少见,下面我们详细来讲。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