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中国学术界再爆丑闻 被大规模撤稿谁之责?
时间:2017-04-22 17:12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责任编辑:沫朵
  原标题:中国学术界再爆丑闻 被大规模撤稿谁之责?
 
  4月20日,知名学术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一次性撤销旗下杂志《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2012年至2016年发表的来自中国的107篇文章,这些文章涉嫌同行评议造假。
 
  此次大规模撤稿调查源于2015年、2016年连续曝出的撤稿事件。施普林格表示,论文的发表者伪造莫须有的同行评审(To submit a fake review),论文投稿者“既是运动员,又充当了裁判”。
 
  4月21日,中国科协认证的微信公号“科协改革进行时”发表文章——“施普林格撤稿,中国科协喊话:出版集团也有责任”——该文透露, 4月18日,中国科协就撤稿事件与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进行了会谈。两天后,施普林格方面发布了撤稿消息。
 
  著名撤稿观察网站Retraction Watch在报道中感叹道,这次事件创造了该网站创立以来论文同时撤稿的纪录。
 
  据称,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会进一步调查这类文章,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论文因伪造同行评审而撤稿。
 
  《知识分子》根据施普林格方面公开的信息分析了涉事机构的分布以及主要论文作者所在科室等情况。此次被撤论文,以高校附属医院为主,一些普通高校也榜上有名,共计77家单位。许多中国名校或附属医院中枪,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及附属医院等单位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附属医院以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此次论文集中曝光的重灾区。在科室分布上,以泌尿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肿瘤科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被撤稿的论文,发表时间从2012年至2016年,相当一部分文章有被引记录,引用次数从0到十几不等。
 
  据中国科协官网的报道,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安诺杰在与中国科协方面会谈时透露,此次撤稿事件是2015年撤稿事件的延续,Tumor Biology杂志利用2015年撤稿事件掌握的虚假同行评审信息反查了2012-2016年发表的所有论文,从而发现这批被撤论文。
 
  目前施普林格方面已经停止与Tumor Biology杂志的所有者“国际肿瘤学与生物标志学会”的合同,2016年底停止了该杂志的出版。新出版商SAGE在今年1月接手了这份“问题”杂志。
 
  “第三方中介”是罪魁?
 
  4月18日,中国科协领导会见了施普林格中华区负责人。
 
  在中国科协官方报道中,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表示,“论文因虚假同行评审问题被撤,应该以适当方式让公众了解撤稿事件中各方主体的责任。作者和‘第三方’中介确实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但2015年撤稿事件发生后,出版集团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出版集团和期刊编辑存在内控机制不完善、审核把关不严格等问题,理应对此承担责任。”
 
  该报道称,“他(王春法)希望出版集团能够尽快完善内控机制,加强对期刊的管理,把问题论文处理在发表之前,而不是发表之后一撤了之,同时高度警惕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与‘第三方’机构有勾结的‘掠夺性期刊’。”
 
  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代表安诺杰在会谈中表示,在撤稿事件中,出版集团确实存在期刊编辑对评审专家信息、评审专家评审意见审核不严格等问题,正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内控机制,出版集团已经解除与涉事期刊的合作。
 
  安诺杰称,出版集团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作者是通过“第三方”中介投稿,“第三方”中介对虚假同行评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第三方中介为何能够假手其间?这与期刊采取的同行评议制度不无关系。一位期刊出版人士向《知识分子》表示,传统上期刊是允许作者推荐审稿人,编辑部参考选用。此次事件中,稿件处理过程确有问题。
 
  显然,正是这种推荐审稿人的做法导致同行评议漏洞,被中介公司利用,伪造虚假审稿人信息,进而批量犯案。
 
  但是,上述期刊出版人士强调,这种推荐审稿人的做法是“基于诚信基础的”,“说到底还是学术诚信问题”。
 
  中国学者为何频频被撤稿?
 
  事实上,几十年来,国际论文被撤稿也在逐年增加,大有随论文发表数量“水涨船高”之势。其中,伪造、剽窃以及不可重复是论文撤稿的主要原因。
 
  中国学者被大规模撤稿并非首次。2015年和2016年,中国学者先后遭遇BioMed Central出版集团和Springer 集体撤稿,共计105篇论文。
 
  去年5月5日,基金委对论文造假者进行集体通报,不仅要追回他们相关项目的科研经费,同时也勒令取消他们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尽管如此,也没有阻止他们继续顶风冒险,伪造同行评审。
 
  2016年6月,基金委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对我国基础科研的不足之处做出如下判断: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成果偏少,缺乏开创重要新兴学科和方向的能力;引领科学潮流的世界级科学家匮乏,青年人才成长环境尚需改善;基础研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有待提升;创新文化氛围有待改善,科研诚信状况不佳、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科研伦理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医学论文为何成撤稿重灾区?
 
  在官方文件中,除了频频出现的“第三方”之外,值得关注的是,被撤稿的重灾区往往是医学论文领域。
 
  近年来,中国科研实力大幅提升,论文发表总数位列全球第二,高引论文(引用次数居世界前1%)居世界第4位。这被视为中国科学崛起的重要标志。而医学领域恰恰是论文产出大户,有研究者表示,医学论文占据着全球论文的一半左右。不难理解,在国内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评价中,论文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一些大学忙不迭地要建设医学院。
 
  同时,上述研究者强调,中国的医生评价体系也出了问题,中国大学的附属医院也要按照大学的科研评价进行评估,“逼拿手术刀的去拿移液器”。出现问题,也是迟早的事。
 
  另有学者认为,对待此次事件,现行的科研管理与资助机构也有一定责任。医生一边要忙着诊治患者,一边又要为论文操心,于是会有一而再、再而三的论文撤稿事件发生。科研管理者需要重新考虑现行的评价体系。
 
  一位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就此评价道:那些杂志、论文公司都只是为了赚钱,而中国医院的科研大跃进正好是他们的“金主”——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合伙制造垃圾。
 
  专家点评:中国科学国际形象遭重创
 
  接受《知识分子》访谈的不少科学家认为,中国学者论文集体被撤,给那些真正从事科研的工作者予以很大的打击,亦让他们的国际形象受损。当下很多学者大谈如何弯道超车,认为中国科研应把握大好时机,努力追赶。有人表示“弯道超车,用英文表述为‘Cut Corner’,它也有‘投机取巧’的意思。”此次事件“投机不成”,反让中国科学在国际上的形象受到影响。
 
  上海药物所俞强研究员表示,“我认为,这和商业社会竞争的大环境,国内的评级晋升制度,甚至大中小学生的品德教育相关。商业社会,一切向钱看。假文章不过是各种假产品中的一种。”他还表示,“惩罚应是教育的一部分。目前,正反面教育都缺乏。”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张洪涛表示,“中国科研在前进的过程中两级分化,有很多实验室其实不行,走捷径,走歪了。”
 
  同时他表示,此次事件“不知道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还不能跟抄袭一样对待。其实很多杂志都有语言服务(Language Service), 如果试验结果基本没有问题,英语不行,应该找的是那些正规的服务。”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IT袋 绿植迷 金宠物 领啦网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