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12岁男孩玩密室逃脱被吓到住院 沉浸式密室逃脱可能留下心理阴影请谨慎参与
时间:2020-07-28 12:57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   责任编辑:沫朵
  原标题:12岁男孩玩密室逃脱被吓到住院 沉浸式密室逃脱可能留下心理阴影请谨慎参与

  封闭的空间、不同的线索、待解的迷局,充斥着惊悚、悬疑、刺激的元素……近年来,网红游戏“密室逃脱”受到不少年轻人的追捧。然而,当沉浸在“逃脱”过程中时,却没有意识到其潜藏的危险。

12岁男孩玩密室逃脱被吓到住院,安全隐患引关注,免责协议真能免责吗
 
  真人NPC突然出现吓得玩家尖叫起来。资料图 网友提供
 
  12岁男孩被恐怖游戏吓坏,一度昏迷
 
  近日,广西南宁王女士的儿子响响(化名),和同学到商场去玩密室逃脱游戏,被恐怖的游戏情节惊吓到需住院治疗。
 
  7月22日,市民王女士带着12岁的儿子来到南宁市第三运输公司出租汽车分公司,为出租车司机李猛其送上一面锦旗。原来,几天前,王女士的儿子因玩游戏受到惊吓,在路边出现脸色苍白、全身无力的情况, 幸得李师傅相助。
 
  7月17日下午,李猛其驾驶出租车经过当地国贸大厦时,发现一名脸色苍白的男孩躺在路边的石凳上, 便下车查看。男孩称,他刚和同学玩了密室逃脱的游戏,由于游戏内容过于恐怖,且玩的时间较长,他感觉非常害怕,全身没有力气。
 
  李猛其将男孩扶上出租车,表示要送他回家。约20分钟后,他将男孩送到家门口,并叮嘱对方赶紧回家休息,不要随意跑动。
 
  王女士得知儿子的情况后,她连忙赶回家,发现儿子正躺在床上休息,不停地念叨着“游戏太恐怖了”“以后不敢玩了” 。 她见儿子不对劲,便和丈夫一起将儿子送往附近的医院。前往医院的路上,儿子陷入昏迷, 幸好她会一些急救知识,及时将儿子唤醒。
 
  到了医院,经过医生诊断,确定孩子为受惊吓过度,需要在医院接受4天的治疗。
 
  王女士称,她事后了解到,游戏刚开始响响就想退出了,但怕同学笑话就硬着头皮体验下去。该游戏时长约3个小时,到游戏结束时,响响已经被吓得全身无力,脸色发白。
 
  回家后,她发现响响精神萎靡,于是紧急送医。医生说响响是因为精神受到了过度的惊吓才会这样。住院4天接受心理治疗后,响响才慢慢走出心理阴影。“现在只要一听到鬼神,他就会露出惧色。”
 
  暑期商家一天接待上百人次
 
  在封闭的空间里,与队友一起跟随剧情寻找线索,破除机关,破解谜案,过程惊悚、悬疑、刺激……近年来,“密室逃脱”“剧本狼人杀”等游戏十分火热。
 
  记者在一网络团购平台搜索“密室逃脱”,发现南宁有近百相关商家,多位于繁华商圈。虽然每个商家提供的游戏剧本都不相同,但都以“恐怖”“悬疑”等元素为卖点。 价格方面,根据剧本的精细程度,每人次的价格从30多元至百元不等。
 
  7月24日,记者在国贸中心走访了解到,一些店铺的人气主题游戏需要提前一天预约场次,暑假是游戏室的旺季,商家平均每天可接待上百人次。
 
  不少商家靠恐怖元素招揽玩家
 
  据记者了解,密室逃脱类的游戏分有不同的类型,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传统机械解密类型和这几年开始兴起的真人 NPC(英文non-player character的缩写,意思是指为了游戏进行而设置的角色,一般在游戏中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主题类型。
 
  为了吸引客流,不少商家利用年轻人喜欢寻求刺激的猎奇心理,推出恐怖主题游戏来招揽玩家。
 
  网友:“玩过头”会留下心理阴影
 
  密室逃脱有多恐怖?
 
  7月24日,记者在一家游戏室,挑选了一个恐怖主题的剧本进行体验。
 
  记者体验:
 
  虽然游戏情节较为简单,但在道具、场景的暗示下,真人NPC的突然出现很容易制造恐怖氛围,参与者受到惊吓是常有的事。
 
  “到了晚上,等洗漱完毕准备休息时,我的脑海里仍然是游戏室里的恐怖情节,一闭上眼睛就有人出来追我。当晚我彻底地失眠了,我在想,为什么我要花钱来吓自己?”
 
  在南国早报发起的相关调查问卷中,54%的网友表示,玩情节过于恐怖的密室逃脱游戏,会留下心理阴影。
 
  专家建议:未成年人谨慎参与
 
  南宁市民陈先生介绍,他的孩子也曾参与过类似的游戏,回来也大呼“很吓人”。但当陈先生问起既然游戏那么恐怖,为何还要去玩时,孩子却回答说老板没说未成年人不能玩。这让陈先生有些后怕:“有些游戏真的不是适合孩子玩,如果下次他玩了一个更恐怖的游戏受不了,说不定就会出问题。”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南宁众多经营的游戏室普遍对参与者的年龄没有限制,常有未成年人参与其中。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黄玲表示,还没有足够辨别控制能力的未成年人应谨慎参与恐怖类游戏。
 
  如果孩子受惊吓了怎么办? 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带孩子脱离刺激环境,多陪伴他们。此外,如果一个月后,那些恐怖的画面、声音等还时不时闯入孩子的脑海,影响孩子的生活,那就要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广西社会心理学会副秘书长韦海花也表示,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如果玩游戏感到害怕想退出,就要大胆地提出来。
 
  如果孩子因为玩这类游戏受到惊吓并产生后遗症,家长可否对商家追责?
 
  广西一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迎宁表示:
 
  如果游戏本身包含了不合适未成年人接触的恐怖信息,商家不能让未成年人玩;如果游戏尚未达到禁止未成年人接触的地步,但又有一定的感官刺激,未成年人则应在家长陪同下进行游戏。此外,商家除了设立告示提醒之外,也应对游戏者进行年龄查验审核。否则,如果孩子真的因为玩游戏受到了惊吓并由此产生了后遗症,家长有权向商家追责。
 
  胆小者、身体不适者,千万要慎入哦!另外,还要提醒小伙伴们:密室逃脱游戏虽流行,但也存在一定的消防隐患,大家一定要当心哦!
 
  (原标题:“太恐怖了……”12岁男孩玩网红游戏,被吓到住院,一度昏迷!)
 
  延伸阅读
 
  密室逃脱安全隐患引关注 免责协议真能免责吗?
 
  近年来,真人密室逃脱游戏在年轻人中备受青睐。玩家选择游戏主题后,会被关在密闭的房间中根据线索开始“解密”,直到最后通关。惊险刺激的环节、脑力风暴的交锋,都给玩家带来极大乐趣,但背后的安全隐患也引起了争议——
 
  密室逃脱:危险与快乐的对峙
 
  “身后有‘丧尸’(由经营场所的真人扮演)在追赶,我们全程都在拼命地跑,快结束时我朋友摔倒受伤流血,当场打了120送到医院。”回忆起几个月前的真人密室逃脱游戏经历,北京的苗苗还心有余悸。虽说店家当场免除了她们玩游戏的费用,并赔礼道歉,但是苗苗心里依旧有个疑惑:这样危险、刺激的游戏,店家是不是该在安全措施上多上点儿心?
 
  苗苗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真人密室逃脱游戏因为在封闭密室中寻找线索、破除机关、逃出生天的紧张刺激,在年轻人中颇受关注。但与此同时,也不时出现玩家受伤、密室存安全隐患等问题。
 
  很难退出的游戏
 
  去年27岁的李雨来自成都,平时爱玩解密闯关类型的密室逃脱游戏。“虽然故事设计者的水平参差不齐,谜面有点匪夷所思,但和朋友们在一起头脑风暴,还是比较开心。”李雨说,选择恐怖主题背景的玩家实际上占据了多数,“毕竟想要感受刺激的人居多”。
 
  这种说法也在多名玩家那里得到了验证。他们告诉记者,真人密室逃脱游戏最初来自于电影《异次元杀阵》里的情节,呈现人在没有食物、水源时,要在密闭的机关中逃出生天,体验一种生命濒临消失时刻的努力挣扎场景,吸引很多玩家的注意。
 
  2019年,一则《釜山监狱》为主题的密室逃脱游戏的设计在各大城市巡演。游戏改编自电影《釜山行》,“一座布满了血腥与罪恶的监狱,丧尸病毒早已将这里变为人间地狱……”
 
  像这些听起来恐怖的情节,又伴随着真人扮演丧尸追赶,玩家不害怕吗?“当然害怕,我第一次玩恐怖主题的密室逃脱就中途退出了。”苗苗告诉记者,她感到害怕后,就拿起对讲机向工作人员求救,提前离开了游戏。
 
  然而不是每个人选择离开的权利都可以实现。有媒体曾报道,有些真人密室逃脱商家规定,玩家没有在密室待够1个小时不允许出来。在知乎上,名为“腰果花儿”的网友表示,他在游戏途中求助,拿着对讲机喊了半天也没听到工作人员的回答。最终在某平台上找到商家电话,告诉他们自己在哪个密室,才有人来帮忙。
 
  在真人密室逃脱游戏中,商家是否有权要求玩家必须玩够多长时间呢?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张力给出了否定的回答:“根据民法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则,玩家有自愿参与游戏和中途退出游戏的自由,商家作为安全保障义务人,有义务帮助中途害怕的玩家尽快退出游戏,保障玩家的生命安全和意思自由。”张力同时表示,对于因为害怕而中途退出的玩家,由于合同的履行不能是自己造成的,也就不能要求密室逃脱商家赔偿损失或返还费用。
 
  免责协议真能免责吗?
 
  恐怖主题的密室逃脱,令玩家心惊胆战之余,也有玩家因此受伤,和商家出现纠纷。
 
  2017年3月,北京的胡女士在密室逃脱游戏中爬梯子,因梯子故障,梯子的一部分直接脱离墙体,导致她从梯子上摔落到地面受伤,诉至法院索赔22万元。2019年8月,杭州市民小金在玩密室逃脱游戏时,恐慌中撞到墙面,门牙被撞断,向店家索赔。就在近日,浙江义乌一名女模特也在密室逃脱游戏中,因脸部严重划伤被送至医院救治。
 
  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商家都声称,已在游戏开始前讲解了游戏规则,进行了安全提示,并签有协议。“店家虽然和我们签订了免责协议,但我受伤后,并未采取任何救助措施,态度也不好。”义乌的这名女模特在接受媒体采访中难掩气愤,她认为,密室逃脱这种危险的游戏,那些边角锋利的地方应该包起来,以防顾客受伤。
 
  记者注意到,很多密室逃脱的经营者都会和玩家签订免责协议,写明若玩家在游戏过程中因为过度惊吓、恐慌等造成的推搡、拥挤、摔倒等现象而造成损伤的,经营者不予负责。
 
  对于这种免责协议的法律效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是无效的。“因为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和商家的安全保障义务,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文规定的法定义务。这个法定义务是公共利益、公序良俗的要求,不能自行免除。”他说。
 
  记者对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侵权责任法发现,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商家未尽到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时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张力告诉记者,除了在上述两项法律中有规定外,合同法中也规定,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时,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
 
  “玩家受伤的原因是摔倒后撞到门框,其门框过于锋利且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玩家受伤后管理人也没有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张力认为,这些都表明商家没有给玩家营造安全的消费环境、采取勤勉的救助措施,没有尽到可以免除其责任的安全保障义务。
 
  张力进一步解释称,密室类游戏本身具有刺激、恐怖、惊吓等特征,玩家若自愿选择参与游戏,应当遵守游戏规则,并对游戏环境予以充分注意。“若玩家尽到了注意义务,对损害的发生不承担责任。但是对于违反游戏规则、具有过错的玩家,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对应的责任。”
 
  对于专家提到的责任划分,法院的判决早有先例。记者在裁判文书网上发现,2016年8月上海市民陆某在“X先生密室”游玩过程中,背朝楼梯下行时从楼梯掉落,导致右上臂骨折受伤,经医院诊断为右肱骨干骨折。陆某以损害其生命健康权为由,将“X先生密室”所属的上海骥途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骥途公司)诉至法院,认为其设置的楼梯过于危险,事前未尽到注意提醒义务,且事后也未尽到合理救助义务,该对此次事故负有百分之百的责任。
 
  该案经过一审、二审,在2018年10月迎来了判决:法院认为,游戏场所内的楼梯系非标准楼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安全警示标志并不显著,经营者并未尽到充分提示义务。在陆某受伤后,经营者未拨打120,也未安排医务人员现场进行检查或将陆某送医就诊,未尽到合理限度内的救助义务。但法院同时也认为,陆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愿选择参与密室类的游戏,应对游戏场所内的环境给予充分注意。但陆某却选择背朝楼梯方式下楼,大大增加了下楼梯的危险。最终认定,骥途公司对陆某损伤承担45%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陆某自负55%的责任。
 
  消防隐患
 
  除了真人密室逃脱内的危险设施给玩家造成伤害外,消防安全也是玩家们担心的一个重要方面。
 
  上述女模特在密室逃脱受伤的新闻曝光后,消防部门在突击检查中发现,该场所的消防安全也不过关,目前已关停。2019年7月,南昌市房管局对全市开展从事“密室”类游戏房屋排查,1天里,24家密室逃脱类游戏场所因存消防等安全隐患被查封。
 
  在大众点评、知乎等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反映,很多真人密室逃脱场馆设立在没有装修的毛坯房里,有些直接在集装箱中改造,墙上随便糊一些壁纸,再弄些简单装饰、道具等就开始做起生意,根本不会关注消防安全。
 
  据央视新闻报道,去年1月4日,波兰北部城市科沙林(Koszalin)一家“密室逃脱”营业场所发生火灾,导致5人死亡,1人受伤。这样的新闻更引发国内玩家的担忧。
 
  事实上,真人密室逃脱正规开业需要的手续并不少。据相关报道显示,经营真人密室逃脱游戏的公司,除了要办理餐饮娱乐业的营业许可证外,还要在公安、消防备案。此外,装修、布置必须参照消防要求,完成后必须通过消防部门的验收。但是为了节省成本,很多商家并未严格操作。
 
  张力告诉记者,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密室逃脱场属于娱乐场所。娱乐场所的设立申请由文化主管部门管理,营业执照的领取由工商管理部门管理,经营和监管由公安部门和文化主管部门管理。此外,经营密室逃脱店面还应当受到消防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以更好地规范密室逃脱店面经营者履行义务,保障消费者的权利。
 
  然而,在具体执法中涉及部门多,就容易出现部门互相推诿、拒不履行职责的情况。张力举例说,在2014年南京“鬼屋”无证经营事件中,就哪个部门来对“鬼屋”进行管理,工商部门和文化部门发生了争议。“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密室逃脱和‘鬼屋’等营业场所的具体管理部门在实践中还处于一种混乱状态,急需法律的进一步完善和明确。”张力说。
 
  密室逃脱亟待规范管理
 
  虽然真人密室逃脱游戏存在安全隐患,但是喜欢的玩家还是愿意不断去尝试,并且形成了有组织的队伍。应该如何在追求娱乐的同时,保障玩家的安全?
 
  “密室逃脱的经营者应该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这是毋庸置疑的。”刘俊海认为,硬件方面,真人密室逃脱场馆内的设施要安全,不能有尖锐伤人的设置。软件来说,经营者应该形成合理的管理流程,如果有玩家受伤,应该及时帮助他们就医。
 
  玩家年龄限制也是刘俊海建议的重要方面。在他看来,密室逃脱中恐怖类的主题,过于惊险刺激。“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可以自由选择去玩,15岁到18岁的,最好有成年人陪同。15岁以下的就不要去玩恐怖类主题了。”他说,很多十来岁的孩子一开始为了寻求刺激去玩密室逃脱,但是真的进入游戏就开始害怕,可能因为恐惧在慌乱中发生意外。
 
  在张力看来,明确密室逃脱行业各主管部门的分工和责任也是关键要素。他建议,文化部门要发挥密室逃脱经营场所主管部门的作用,认真做好对密室逃脱经营场所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密室逃脱经营场所出现的问题;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密室逃脱经营场所的治安管理和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对未经文化、公安部门审核合格的密室逃脱经营场所注销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
 
  “也要建立真人密室逃脱经营场所‘黑名单’制度。”张力认为,在目前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应该将消防安全不合格、经常性违规的密室逃脱经营场所列入“黑名单”,并采取关停等强制措施。对于不进行整改的,督促其退出娱乐行业。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金宠物 绿植迷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