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一面鞋墙,堪比一套房。”
近年来,鞋圈文化盛行,“炒鞋”成为了年轻人新的“投资风口”。这种投机的行为,背后不仅隐藏着市场泡沫风险,更有不法分子借此进行诈骗。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对一95后炒鞋被告人小严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小严不服提起上诉,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例
137万元购鞋款被挥霍
为赚取限量球鞋的差价,在校大学生黄某接到“散户”订单后,向“球圈大佬”小严购买相应的款式球鞋,不到三个月转账“购鞋款”137万。
但到了约定的发货时间,小严却以各种理由拒不按时发货。在签订了合同后,小严发了几份包裹,却被投诉全都是假货。黄某这才意识被骗,随即报警。
原来,小严也是在校大学生,根本没有上游的渠道商,也没有任何实体店股份,诈骗的购鞋款挥霍一空。
法院一审二审判决被告人小严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一千元。
分析
“像炒股一样炒鞋”都是骗人的
炒鞋乱象屡禁不止,然而,关于炒鞋“一夜暴富”的神话仍然在不停地传播。一名学生在自媒体平台写道:在有7.3万元本金的情况下,其中,部分钱来自于借贷,通过将这些钱多次流转,1个月的炒鞋销售额达到了23万元,如果利润按照10%计算,月收入也超过了2万元。
事实上,不论是鞋圈“大佬”,还是新手,炒鞋“翻车”的现象并不鲜见。此前,成都球鞋圈绰号“刘饼干”的鞋商因为炒鞋欠款1000万元,他曾劝诫大家:“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拿自己的青春去赌博。”
“炒鞋和炒股一模一样。”90后男孩许凯(化名)进入炒鞋圈3年了,在他看来,一双新鞋发售就像是设立一只新股,大量买入新鞋的人是庄家,零星购买的是散户。散户通过低买高卖的方式赚差价,而庄家则是大量买入一款限量鞋,再通过自买自卖的方式,造成市场供不应求的“假象”,再将少部分鞋放到市场中流通,从而操纵鞋价,这就像股票领域庄家 “控盘”。
当一双鞋子价格被炒到上万元以后,仍有买家前赴后继。许凯说,这是因为一些散户觉得鞋子价格仍旧会上涨,还会有下一个接盘的人。还有一些消费者本着“贵的就是好的”原则去买鞋。
一些球鞋交易平台的球鞋指数看作炒鞋的“晴雨表”。宋清辉指出,在幕后,这些指数数据都是可以操纵的,甚至可以被篡改。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