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何沈阳流调里必有鸡架? 疫情居然能把沈阳的地方美食顶到热门
辽宁又有病例了,中招的是位沈阳大爷。 大家研究起了这位大爷的行动轨迹,却意外发现他原来是一位沈阳民间美食家。
大爷平均每天下两次馆子,鸡架、炖肉、抻面,硬把流调记录整成了沈阳美食攻略,来旅游直接照着吃一圈,没毛病。
三天三次鸡架的好胃口,更让作家廖信忠不禁好奇:沈阳鸡架到底有多好吃?每次流调记录都有它?评论区更是成了一水的美食安利贴,让人看了口水直流。
“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很小的时候,我们在不同的场合都听过这句话。
所谓鸡肋,指的是鸡的肋骨部分,也就是鸡架,这部分肉少,也没什么味道。 各地美食中,几乎没有单独做鸡架的,在中餐里,鸡架最大的用处也就是吊高汤了。
但沈阳是一个例外,这里不仅吃鸡架,还将鸡架变成了夜宵担当。
鸡架对于沈阳来说,就如同肠粉之于广州、热干面之于武汉、火锅之于重庆……
那是因为什么,鸡架成为了沈阳美食的代表? 搜索引擎给出的答案颇具传奇色彩: 说大清入关前连年战乱,有大户人家的厨师可怜流浪儿童,就将后厨剔出来的鸡架偷偷熏制好,送给流浪儿童,后来被管家发现,将其打死,但这种吃法流传了下来。 类似的传说故事似乎成为了各地小吃的标配,是真是假您听一乐就行了。
其实,沈阳人大规模吃鸡架远没有那么古早,不过是近三十年的事情,有两件事情促成了鸡架在沈阳的流行: 一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养殖白羽肉鸡,而辽宁省是中国最重要的肉鸡养殖区之一。 在当时,肉鸡养殖多是为了出口,出口的绝大多数又是分割鸡,也就是将鸡腿、鸡翅、鸡胸、鸡爪等等都分割好,这样一来,鸡架就成了没用的副产品。
同样是在1990年代,“下岗”这个词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所熟知,尤其是东北家庭,沈阳更是成为受下岗冲击最猛烈得城市,没有之一。
对于当时的下岗家庭来说,每个月的收入就只有低保的一两百块,想要生活下去就必须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吃顿肉都算得上件 的事情。
而作为出口鸡肉副产品的鸡架,当时价格低廉,跟土豆之类的蔬菜一锅炖,既有肉味,还经济实惠,成为了很多下岗家庭的选择。
没了工作的工人们出去喝酒解闷,便宜又经吃的鸡架,就着几瓶啤酒,边吃边侃,能撑一晚上,也成为酒桌上最好的选择。 鸡架这么火,下岗工人也开始以此谋生,在街边支上炉子,或炸或烤,鸡架就这样走进了沈阳人的生活,成为沈阳日常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