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勇解析书画收藏与鉴赏大思维
时间:2020-07-30 18:13 来源:今日头条 责任编辑:毛青青
原标题:刘尚勇解析书画收藏与鉴赏大思维
书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美学的灵魂。中国书画收藏拥有极其久远与繁杂的历史脉络,在全球拍卖场一次次市场高价的出现,不断从侧面印证了中国书画收藏的巨大魅力与价值。
刘尚勇老师在艺术品拍卖、书画鉴定领域深耕30余年,积累了极为庞大的素材库,总结出非常实用的鉴定逻辑体系,在课堂通过作品和经典案例,展开深入且细化的鉴赏点评。
刘尚勇老师强调,市场是最好的老师。书画鉴定的学习,一部分在课堂上,一部分在市场实践中,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建立自己的鉴定体系与鉴定能力。同时,跟随市场的变化,不断更新、提升认知,创建自己的鉴定工具和道具,在系统的认知论和大思维里,不断添加和充实标本和案例。 刘尚勇提出“中国书画鉴定学”概念,通过探索不断夯实书画鉴定学科的理论知识,推动中国书画鉴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课堂上,刘尚勇老师重点阐释了目前主流的三大鉴定派别及其鉴定依据思路,“艺术鉴定学”、“技术鉴定学”和“学术鉴定学”。艺术鉴定学包括用笔、用墨、造型、章法鉴定、塑气;技术鉴定学包括作伪手段、辨伪方法、品评标准;学术鉴定包括文献著录、史料考据、文物旁佐等。
鉴定派别及要点
谢稚柳是“艺术鉴定”的代表人物,艺术鉴定从书画艺术本体,包括意境、格调、笔法、墨法、造型、布局等特征入手,是书画鉴定最直接的路径,是鉴定的筑基功夫,如同现代医学生物生理学和病理学。谢稚柳在鉴定《游目帖》时,认为不是王羲之的真迹,连唐摹本也不是,而是元人手笔,理由是笔势与形体已具有赵孟頫的风格。艺术鉴定是鉴定学中最难,也最切实。
徐邦达是“技术鉴定”的代表性人物,具有系统性、可传授性,运用著录鉴定作为切入点,是徐邦达鉴定特色之一。在目鉴之外,徐邦达特别注重考订,如题款、印章、纸绢绫、著录等,通过精心审查分析,用极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书画作品进行客观研究。
启功是“学术鉴定”的代表性人物,以学问支撑鉴定,对中国古典文学、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考据学、历史学、音韵、训诂、书法等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历代书法碑帖的鉴定和文献考据方面,具有过人之处。启功曾利用避讳字鉴定张旭的《古诗四贴》,认为非唐人所书。
下午的课程,刘尚勇老师带来《徐悲鸿画“马”真伪鉴定》。徐悲鸿是中国百年艺术史上“丹青巨擘、教育巨子”。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徐悲鸿身处抗日战争年代,以骏马的艺术表现唤醒民族战斗的气势。画作中既有中国水墨画的气韵,又加入了西方绘画的结构严谨性,在作品中可欣赏到大角度透视感,巨大的运动感,精准的抓住马的神态和气质,给人以生机和力量。徐悲鸿的骏马图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