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龙潭区金珠乡安达村党支部副书记初禹含,一名大学生村官,以土地承载梦想,用知识改变命运,凭责任成就精彩,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新时代农村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和人生画卷。
“他是我们的亲戚”
2012年26岁的初禹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公司管理专业,出身农民家庭的他心里一直有个情结,那就是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带领乡亲们致富,这个心愿在2011年全省选聘大学生村官过程中实现了,同年9月,他被安排在吉林市金珠乡安达村,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村官。
“一个毛头小伙子嘛。大家看了,各自散开了吧。”村支书刘长贵对村民初见初禹含的场景记忆犹新。面对陌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初禹含克服了心理上的不适应和不平衡,积极投入到工作中。他用了10天时间,基本掌握了村里的村情民情及人文环境等情况;每天细心地扮演着“八大员”的角色: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员、农村政策的宣讲员、村小组长的组织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群众事务的代办员、创业致富的信息员、社情民意的联络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操作员。他骑着摩托车往返于村和镇之间,1个月后,原来对他不理不睬的村民,已将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说:“禹含是我们的亲戚”,村民无论遇上什么事,都来找他。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信访与矛盾纠纷调处登记簿》。翻开扉页,里面一一记录着安达村近段时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纠纷事件。每一件纠纷事件,都清楚地记录着事发原因、调查经过、处理意见以及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签名。这些都是初禹含经手整理存档的。
来到安达村后不久,初禹含发现,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外出务工,留下孩子由老人看管,这让他为留守儿童的未来担忧:“情感空巢”、“教育空巢”、“安全空巢”。他怀着对留守儿童真挚的感情,尽力为村里的留守孩子们办实事:建立活动之家,让留守儿童找到“温暖”;引导心理健康,让留守儿童找回“纯真”;加强学习辅导,让留守儿童找到“班级”;引导社会关注,让留守儿童找回“微笑”。孩子们都亲切地称他“大哥哥”。把他当成亲人的还有年近80岁的孤寡老人包志英,一年里,老人的生活被他照顾得无微不至,没有米面油了,他给送去。老人2011年冬天没柴烧了,他自掏腰包为老人买来了3吨煤和200捆稻草,除夕之夜,他打车把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肉食送到老人家里,帮包完饺子才回家过年。老人逢人便夸:“我有了一个孝顺的好孙子。”
“这孩子太倔了”
“这孩子太倔了!”这是金珠乡安达村两委会成员对初禹含的评价。他们口中的倔强,是指初禹含对工作的执着和默默奉献。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