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是高度概括的艺术,也是最 最精彩的美,可惜现在人们的审美还没有辐射到版画上。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家里挂一幅版画是很有品位的象征,因此对于版画的前景还是可以保持乐观的态度。另外,在版画的复制方面需要加大管理力度,这样才能消除人们认为版画可以无限复制的偏见。” ——武海成人物点击武海成
陕西佳县人。擅长版画、中国画。1993年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现为四川美协副主席、四川美协副秘书长、神州版画博物馆副馆长。1975年起从事版画创作。1980年作品《戈壁路上》入选全国版画展、四川省美展,并获第一届四川省 文艺作品奖;1994年在四川新都画院举办武海成画展,展出版画、油画。
华西都市报记者杨帆见习记者李昊皎
相较于国画洒脱的挥毫泼墨,版画是一 刀 一 刀刻出的 艺术,也是用时光雕琢出的瑰宝。四川版画大家武海成带着西北汉子特有的爽直和淳朴,当雄浑遇上版画的精致,就碰撞出了一种别样的艺术之美。
昨日,武海成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时讲述了自己和版画缠绵了近四十年的情缘,同时他也以四川美协副主席和神州版画博物馆副馆长身份首次对外披露了在建的新四川美术馆工程进展,此外,对新时代下四川版画今后的发展蓝图,武海成也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A从艺之路军旅启蒙 《押运途中》一鸣惊人
1955年,武海成出生于黄河之滨,青少年时期在腾格里沙漠边的民勤县度过。1972年,17岁的武海成参军,被分配到四川资阳的一支部队当武器库的守卫。那时正值青春年少,武海成兴趣非常广泛,不仅唱歌跳舞样样都行,还加入了部队的宣传队。那个年代,高中毕业的武海成在部队里算是高学历人才,因此入伍半年以后,他就开始做文书工作。于是出板报、画刊头以及画宣传画的任务就落在了武海成的头上。
几年的锻炼,让武海成在画艺上有所进步,但是离专业水准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因此到了1975年,部队开始举办一些短期的版画培训班,武海成终于有了系统学习绘画的机会。第一次接触到版画就让武海成爱不释手,经过三个月的学习之后,他拿出了第一幅完整的作品——《押运途中》。
这幅版画的题材完全源自生活,它描绘了两个战士为部队押送武器时的场景。
令武海成大感意外的是,这幅处女作不仅被选入全军美展,甚至被《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日报》选中发表,这种肯定对于一名刚入行的青年来说是莫大的鼓舞。提起这段往事,武海成还是显得很激动:“《押运途中》没有获过奖,但是能被选中发表出来,对我来说比获奖还要重要得多。这件事对我来说真的是非常大的鼓励。”
意外转机 中国美术馆曾展出作品
大受鼓舞的武海成在版画的创作上有了空前的热情,而这种热情直接转化为了绘画动力。1977年,他又创作出了一幅精品——《光荣的岗位》。这幅依旧源自部队生活的作品被选入建军50周年的全军美术展览,武海成也因此荣立了三等功,而更让他激动是他获得了前往北京的中国美术馆观看展览的机会。
“去北京看展览让我觉得很兴奋,尤其是自己的作品还被挂到了中国艺术的 殿堂。”武海成说,“但是跟现在的人一看到自己的作品就上前去合影不同的是,我当时根本不敢去看自己的作品,因为那次展览有太多高水平的画家参展。陈逸飞那幅 的作品《黄河颂》当时也在那里首展,跟他那种大场面的画作一比较,我简直感到羞愧。”
从北京回来后,武海成继续他的版画创作,在部队领导的支持下,作品也多次参展。在部队的学习和创作使得武海成逐渐成为版画领域的行家能手,因此他在1995年转业的时候,选择进入四川省美协。现在的武海成在美术界身兼数职,工作的繁忙让他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创作,但是他对版画的热爱却没有因此削减分毫。
B雕刻之道 激情水墨 用国画还原重大事件
了解武海成的人都知道,他除了在版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之外,他的国画水平也是相当高,尤其擅长用国画来还原各种主旋律、大场面的事件。说到学习国画,武海成笑言:“现在很多人学画都像规定死了一样,只会画一种东西。但真正的大师是什么都会。”
1991年,武海成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的版画专业,在那里学习的两年,武海成疯狂地吸收着知识。他也开始学习素描和油画。
在部队中成长起来的武海成一直都在坚持现实主义画作的创作,他认为弘扬正气也是画家的责任。武海成说,现在有不少画家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之下,被捆住了手脚,愿意在一幅画上下大工夫的人越来越少。武海成说,“我一直都认为,画画不要冲着钱去,而是要有像样的东西留下来,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武海成和川内很多艺术家聚在一起,也想为灾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心怀对战士们的感恩和崇敬,武海成创作出一幅长7.6米,高1.8米巨幅国画作品——《红旗飘飘》,画作还原了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时的一个个场景。作品阐释
《红岩》版画的美学意义(节选)
●武海成
《红岩版画——<红岩>原著版画插图五十年》图书首发式暨原著插图作品展于2011年6月30日在成都举行,这部汇聚了全部《红岩》原著插图的精美图书,备受广大热爱《红岩》的读者欢迎。近日,武海成也写下一篇短文,解读自己心中《红岩版画》的情节,解码《红岩版画》如何影响了四川版画的发展。
2011年5月在《红岩》小说暨版画插图发表五十年的时候,一股强劲的旋风再次在成渝两地掀起波澜。
成功的艺术塑造使人物形象的典型和艺术魅力的影响力得以永恒。版画插图超越了图解意义,以组画的形式独立完成了小说思想内涵的传递。鲜明的艺术形象为以后的其他姊妹艺术的孕育和产生提供了原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值此以后,四川的黑白木刻版画作者逐渐形成了各自的艺术风格,作品不用署名亦能明显地体现出各自的形式语言和艺术特点。语言文化与版画艺术的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促使《红岩》产生了巨大的思想情感和历史感染力。
C振兴之谋乐观面对
对四川版画充满希望
四川版画在全国都是赫赫有名的,出过诸如李少言、吴凡、丰中铁、李焕民、徐匡这样的版画大家。但是近些年,随着在全国各大展览上,四川版画获奖的领先地位被削弱,有人不禁显露出担忧,四川版画界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状态?
武海成认为,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的现实依据,但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出四川版画界的现状。“主要还是缺乏尖端的版画人才。”
其实在现在国内的版画展出市场,四川版画占的比重依然很大。四川版画最有名的是黑白木刻,而现在人们的审美也逐渐从早期的大红大绿转为了更加厚重的黑白色,因此黑白版画在未来还是会具有不错的前景。
在书画作品市场上,版画一直都处在比较劣势的竞争地位,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普通百姓对版画艺术没有达到欣赏的需求。再加上版画是可以复制的,因此很多收藏家认为其没有保值或升值的空间,对于版画作品兴趣比较欠缺。对于这样的状况,武海成表示很无奈:“版画是高度概括的艺术,也是最 最精彩的美,可惜现在人们的审美还没有辐射到版画上。”
未来计划四川美术新馆明年开馆
作为四川美术协会的副主席,武海成最近一直在忙着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是四川省美术馆新馆的落成,二是组织“大美四川”采风活动并筹备展览。“大美四川”展览将作为新馆落成后的开馆展,届时国内上百位书画艺术家描绘四川的作品都会呈现给观众。
新建成的四川美术馆将会有6个展厅,有两个上千平米的展厅。现在美术馆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预计明年二三月份可以开馆。而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由武海成担任副馆长的神州版画博物馆届时将长期免费展出高水平的版画作品,包括彦涵的《豆选》、李少言的《重建》、吴凡的《蒲公英》、徐匡的《草地诗篇》等在中国美术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的重量级版画都将集体亮相。据武海成介绍,目前该博物馆收藏的精品版画近8000件,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