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对基础优化实例分析
张帆
摘要:设计单位在项目运行过程中通常过于保守,考虑并不那么周全,而基础对整体成本及工期影响较大,应在前期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必要的时候对设计进行优化。
关键字:基础优化 筏板 CFG桩
一、项目案例
实际项目为北京某综合体,建筑面积30万平米,地基为细砂-中砂及卵石,地下室四层,裙房地上四层,1、2#楼为150米超高层,3、4#楼为100米高层。从项目情况分析,细砂-中砂及卵石所能提供的地基承载力较好,因此地基情况不错,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使用浅地基完全可以满足基础设计要求。
经过初期的分析,结合项目中有高层及超高层,确定塔楼抗压基础三种方案:天然地基、CFG桩复合地基、桩基。裙房抗浮设计三种方案:抗拔锚杆、增加配重、设置基础梁局部配重。最终通过分析比较,1、2#楼采用桩基础,3、4#楼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裙房采用抗拔锚杆(需要加强防腐措施)。
分析过程现实,1、2#楼原设计采用天然地基,板厚为4.2m,3、4#楼为3.0m,通过计算看出由于主楼沉降差较大,板厚也相应增加,受拉区域配筋率2.0%,其他为构造配筋。这个结果并不让整个团队满意,所以大家也在寻求更加优化更加简单同时又保证安全的方法。
首先我们考虑3、4#楼的总高度为100米,为控制差异沉降,减小板厚及控制配筋,核心筒考虑进行CFG桩复合地基处理,但由于增加施工步骤,对工期稍有影响,初始选用600mmCFG旋挖桩,共256根,按2台旋挖钻机每天施工8根桩,需要32天,后注浆滞后5天,共计增加了37天,而400mmCFG桩共738根,按每台长螺旋钻机每天施工30根桩,共计增加了25天,比600mmCFG旋挖桩节省了12天工期。而如果仅仅处理核心筒及周围地基,板厚将达到3米,底板受拉区域配筋率约为1.0%,但同时对核心筒及柱下均处理,板厚2米即可,底板受拉区域配筋率约为1.5%,其余均按构造配筋,大大减少了基础板厚和构造配筋。
其次我们再对于1#、2#楼进行同样的分析,如果也采用CFG桩处理核心筒和柱下地基,虽然做法上简单很多,但筏板厚度仍然需要2.5米,且受拉区配筋率较大,约为2.3%;如果采用桩基础,仅仅需要设置核心筒下的筏板厚度为2.5m,其余部分均为2.2m,底板受拉区配筋率减小为1.0%,其余均按构造配筋,钢筋也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从工期的角度来考虑,如果采用灌注桩则共需要设计206根,按2台旋挖钻机每天施工4根桩,需52天。而如果采用桩长32m的CFG桩需要设计266根及23m长240根,按2台旋挖钻机每天施工7根桩,需73天。灌注桩比CFG桩可以缩短工期21天。
最后我们考虑裙房部分,由于总层数较少,所以分析问题的角度和高层超高层不同,裙房需要更多的考虑抗浮问题,并且由于地基承载力比较高,抗压的问题并不显著。而考虑抗拔时,抗拔锚杆和抗拔桩都是使用比较频繁的基础形式,施工现场都很常见,但抗拔锚杆布置更加灵活、造价更低的优点,但需考虑长期作用水浮力下抗浮锚杆防腐、耐久性等因素影响,所以锚杆锚入地基之前必须涂抹防腐材料,并且考虑到涨水期水头较高,而锚杆的弹性较强,布置太稀会导致水浮力造成的向上位移更大,因此在此增加经验系数进行加强;另外考虑在地下室底层增加填充材料,及采用无梁楼盖形式增加板厚以期望增加配重,不但解决了抗浮问题,还可减少主楼裙房之间差异沉降,减少底板内力,但其工程造价相对较高(约超过锚杆50%);当然也可以采用抗拔桩结合地梁底板来抵抗水浮力,但由于本工程局部抗浮需求较大,抗拔桩需要设置很多,布桩是个很大的问题,相应的基础梁配筋大,而且抗拔桩还需要进行裂缝控制计算,施工也较为复杂,工期将大大延长。结合起来最终选择了抗浮锚杆的形式。
二、总结
基础设计方案阶段针对具体情况可按如下方面考虑:
1. 设计过程中,设计方可给出多种方案,结合实际的工期安排、成本考虑、安全性能等方面,组织业主方和施工方一起从各自的角度进行取舍。
2. 设计过程中,应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上部结构分区域的考虑基础方案。
3. 各方需要在早期就进行相互沟通,越是较早的提出问题则越减小过程和结果的认识差异,目标容易趋于一致。
4. 基础的重要性对于任何一个建筑都很高,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改善的方法有很多,但思路基本上都是从增加地基承载力、均匀控制沉降的方向考虑。
5. 多层地下室抗浮会增加不少成本,而这方面的工程事故也时有发生,最常见的是控制不好裂缝而导致地下室大面积漏水,设计人员不应忽视。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