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传世名作——弗朗索瓦·米勒的油画《拾穗者》,在中华艺术宫开箱。
《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即将于本月16日在中华艺术宫开幕。它是为庆祝“中华艺术宫”开馆,由中华艺术宫和奥赛博物馆共同策划举办的大型油画艺术珍品展。展览汇集了奥赛博物馆珍藏的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早期的87件油画精品,以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为切入点,集中围绕巴比松画派、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展开,通过柯罗、米勒、库尔贝、博纳尔、勒帕热、罗尔、雷诺阿、巴比松艺术家群等 艺术家的经典代表作来展现风起云涌、人文荟萃、充满变革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绘画艺术。
展览分为8个章节:“风景:从柯罗到库尔贝”“米勒”“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画家‘梦蝶’”“布尔乔亚的低调魅力”“孩童”和“苍生疾苦 振臂一呼”。其中,既有艺术家个体和单个艺术题材的专题,也有注重对比的综合章节——通过展中展的灵活方式,多角度反映法国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等在19世纪特殊历史情境下的形成、发展与衍化,进而探讨艺术与自然人文、社会更迭、时代变革之间的微妙交融。
今天开箱的《拾穗者》是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的代表作。米勒被认为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18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他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他曾说:“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他创作的《簸谷人》在1848年的沙龙大获成功,坚定了他的艺术追求。这幅作品这次也会被展出。10年后,他的《拾穗者》又一次大获成功,堪称农民题材的巅峰之作。
这幅画的构图将近景中的三个农妇和远景中的农民形成微妙的对比,这三个农妇在收割后留下来的碎屑中寻找麦穗,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头巾的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它像米勒的其他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也正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记者 林明杰)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