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在阅读中被塑造和修复——访作家张抗抗
时间:2016-04-21 13:48   来源:中国作家网   责任编辑:毛青青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营造良好学习风气、提升国民素质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张抗抗对 全民阅读有着自己深入而独到的思考,曾在不同场合多次予以阐述。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前夕,笔者就阅读和写作的有关话题采访了张抗抗。

  超:在您读过的书里,哪位作家对您影响最大?

张抗抗:书本上的人对我的影响,是分阶段的。一生中不可能始终只有一个人在指引着你,这就像接力棒一样,一棒一棒交接过去。少年时代我读儿童文 学和童话,童话的意境能为童年的心灵植下真善美的种子。我主张什么年龄的孩子读什么书,不是很赞成跨年龄段的阅读。如果让一个孩子10岁的时候就开始读卡 夫卡,他可能一生都会消沉抑郁。这是一个人生的自然成长阶段,当然少数早慧的天才儿童例外。我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文革”中,那时候十七八岁,不谙世 事,读得很勉强,我觉得这小说太烦琐了,穿个衣服写一大篇,吃什么东西写好几页,搞得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因为当时的心境与《红楼梦》的意境相距太远。直到 30岁的时候,在中国作协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时,才第二遍读《红楼梦》,那时候才开始看出《红楼梦》所描写的社会关系和人物心理 的奥妙之处。所以说什么年龄段读什么样的书,这是人生的自然规律,阅读应该和人生心智的成长同步。

我上中学时,课堂的语文教学里面有少量的古典文学。我所在的学校是杭州一中,现在叫杭州高级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鲁迅在那儿教 过书,很多浙江文化名人都是从这个学校出来的,校史馆里的院士简介有一面墙之多,所以我有幸受到一点点传统文化的熏陶。“文革”开始后“破四旧”,一边是 红卫兵明目张胆地烧书,一边是那些爱书的人在暗中捡书,反差非常之大——也有的人直接把抄没的书抄到自己家里去了。那个时候除了课堂的语文教学外,我已经 开始接触苏俄文学,去东北下乡时,我还带着自己喜爱的《青年近卫军》。那种革命英雄主义对我世界观的形成也许有一定影响,我成长过程中的早期教育始终是比 较明朗和阳光的。尽管那是一个压抑沉闷的时代,但是依然还有书本里那种人性精神和理想主义的光芒。下乡以后,在那种寂寞的环境中,惟有书籍可以给我温暖及 抚慰。然而,当时只有知青偷偷带去的“封资修”书籍,在私下里流传交换,只能有什么读什么。我写过一篇文章讲我读书的经历,叫《阅读的暗流》,讲当年怎么 在回家探亲的时候,想方设法寻找那些不允许公开阅读的书。大致的轨迹,就是从俄罗斯文学逐渐进入了法国文学,是雨果、巴尔扎克那个年代的“古典”法国文 学。然后是霍桑、杰克·伦敦、马克·吐温那个时代的美国文学,与英国、德国文学交错阅读。“文革”那十年,很难说哪一本书对我影响特别大,因为那时候的书 很难反复阅读,都是即来即走,读过就要归还,甚至是阅后即焚。但我觉得这段时间的阅读特别重要,在那段时间里,“小资产阶级”的阅读与“假大空”的现实构 成了何等强烈的反差。《巴黎圣母院》《九三年》都是令我长久震撼的书,心里由此生出很多疑问,当时自己意识不到它们究竟撬动了我心灵的哪个暗角,但是积累 到了一定的时候,这些曾经潜在的疑问都会重新“反刍”上来。

“文革”结束以后,书籍逐渐解禁,传统的、经典的世界文学令人眼花缭乱。很快先锋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潮流开始进来,一直持续了整个80年代。那 时候我对现代派文学很有兴趣,从法国的加缪、萨特,到乔伊斯、卡夫卡,一直到马尔克斯、略萨等拉美文学都读过,阅读范围很广。到90年代以后,读书进入常 态,好书越来越多,包括中国当代作家的新作品,所以开始有了选择。

  超:那您在写作的早期有没有模仿哪位文学前辈?

张抗抗:模仿是没有的,我从未刻意模仿过哪位作家。但我觉得自己至今都难以摆脱屠格涅夫对我语言风格的影响。早期的阅读对一个作家的“侵蚀性” 是最强的。作品结构、行文句式会不自觉地受到早期阅读的影响。比如说,一个作家最初接触了某一类文学,可能会始终不自觉地陷在那种语境里,变成了自己终身 无法去除的胎记和烙印。对于我而言,接受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想发展脉络比较早,而中国古典文化的底子相对较为薄弱,这种状况或许是好坏参半。好的一面,较少 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糟粕的影响,比如愚忠、权谋、欺诈、算计……当然,古典文化中好的东西更多。少年时代我最喜欢的是《西游记》第一卷,给了我很大的 想象空间,孙悟空的叛逆精神非常吸引我。但可惜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优秀而杰出的文学著作,我都没能系统地学习。比如《山海经》《诗经》,那么好的东 西,都只是零敲碎打地读了一部分。这是一部分“老三届”在文化结构上的短板,我一直努力在为自己补课,以求得到局部的缺陷修复。

  超:写作对您而言,是为了追求或实现某种个人或社会的价值吗?

张抗抗:文学作品的价值观,直接渗透在文学的表现方式之中,文学是不可能离开价值观而独立存在的。我还在上小 学的时候,我母亲就让我读《金蔷薇》,帕乌斯托夫斯基对自然万物与艺术的热爱,其中充满了对真善美的追求,足够我们享用一生。写作确实是一种个人价值的实 现,但“个人价值实现”与“功利性追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有一些作家,尤其是乡村背景的作家,他们直言不讳地说,写作就是为了挣稿费吃上饺子,改变自己 的命运。他们不想把自己说得多么清高,一点儿也不装。但是无论他们的写作出发点怎样,在他们的作品中,必定是有价值判断的。为什么他们能够写出乡村真实苦 难的历史,而不是肤浅地歌颂现实?也就是说,这些作家并不是以功利性追求,视为自己文学创作的动力,他们中很多人的价值观仍然是对“社会”有责任心,所以 他们可以成为具有深刻批判性和思想性的优秀作家。我希望作家的个人价值,能够通过作品的社会价值及文学价值而得以体现。

  超:一个人刚从贫穷的乡村到城市里,首先要满足自己生存的欲望,然后是人的理性,再往后逐渐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或者想要受到承认的、实现人生价值的需求。这种需求已经脱离了人的物质欲望了,实际上它具有了理想的色彩与品质。能不能这么理解?

张抗抗:是的,写作者的追求应该是不断上升的。一开始可能只是生存的基本需求,但后来在文学的精神世界里,我们会被文学塑造或改造,由个人欲望逐渐上升到精神、由感性进入理性。我们学会用理性的方式去生活去思考。

对于我来讲,在学习写作之初,个人价值实现是一种基本动力。在北大荒连队的时候,生活很单调,每天重复机械的农田劳作,我觉得自己在虚度年华。 只有在阅读中能够得到慰藉,在写作中得到快乐,这种快乐能够让自己克服艰辛与劳累。我会在心里觉得:“哎,我没有浪费时间”、“我今天又有一点新收获”、 “我在成长,我很充实”……这种快感支撑我度过了那个非常艰难的时期。

上世纪70年代,我开始尝试写作的时候,没有任何美好的“前景”在等待我。其一,“文革”期间所有的作家全都被打倒了,作家这个称呼也被取消 了,代之以“革命文艺工作者”,而成为“革命文艺工作者”何等遥远;其二,“文革”中连稿费都被取消了,不可能以写作改善生活;其三,想通过写作改变身份 回城工作,户籍指标、名额哪里来?完全不可能。排除了这些直接的功利目的的话,写作对我来说真的就是一种纯精神的需求。当我逐渐发现自己能够写作,报纸上 开始发表我的短文,文字尽管很幼稚,内容也不可能摆脱那个时代的影响,但我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我的生活就有了方向和目标。这就是我 写作的价值主导。后来的几十年,我的写作始终在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色彩与品质”。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相关文章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IT袋 绿植迷 金宠物 领啦网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