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的一等奖作文被指抄袭,这实在很出乎人们的意料。这个被称为“中国最好的写作大赛”的比赛,评委多达150位,多是讲授写作的教授和专家,评委会主任还是北大教授、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在北大的声明中,他们承认,评委会对涉嫌抄袭的作品形式和文体缺乏“关注和了解”。这么多业内权威层层把关,竟也未能识破,评委眼光的“老化”程度让人感到吃惊。而这也是不少文学大赛普遍存在的问题。
150位教授专家不识“同人文”
这篇一等奖作文名为《闪电》,被指抄袭了“同人文”《未完成的肖像》。从网友公布出来的对比证据来看,很多表述几乎是一致的,《闪电》确实存在抄袭的嫌疑。而据青年报记者了解,这还不是此次创意写作大赛 被指抄袭的文章,这位王姓参赛者还被指另有两篇入围作文同样涉嫌抄袭,而且同样是“同人文”。
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北大艺术学院、北大新闻学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和北大培文创意研究院等主办的这个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因为主办单位权威、评委知名、佳作不少,而被称为“中国最好的写作大赛”。现在这个比赛一下子有三篇文章被指抄袭,而且都是在“同人文”上栽跟头,这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这个 写作大赛的声誉也大受影响。而且耐人寻味的是,正是凭着一等奖的名头,这位王姓参赛者在几天前已经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报名的初审,正处于公示阶段。此事一出,北大和清华都有点慌了神。
前天,北大就此发表了声明,承认“评委会对‘同人文’这种新的写作形式及所涉同人作品缺少关注和了解,我们现在正按既定程序进行审核,将于近日给出最终结论。”此声明一出,立刻在网上炸开了锅。人们感到非常的困惑:那150位评委不都号称是青少年写作的权威吗?他们为何又会对在青少年中红得发紫的“同人文”如此陌生?曹文轩真的已经算是儿童文学界明星级的人物了,竟也将涉嫌抄袭的文章收入到他自己主编的《倾听未来的声音》一书中。这也说明他确实不曾识破抄袭。
搞青少年文学研究的一批专家,竟然不识“同人文”,对青少年文学缺乏全面的了解,这恐怕正是此次写作大赛在爆出抄袭丑闻之外,最让人震惊的地方。
评委视野“老化”令人担忧
“同人文”一词源自日本,是一种全新的文体,主要是借用原文本已有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基本故事情节和世界观设定所作的二次创作。此次被指抄袭的《闪电》就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了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同人文”现在在青少年中非常火爆,也涌现了一大批 的“同人文”,也有大量的读者。所以让人想不通的是,这次针对青少年的创意写作大赛,评委们竟然对“同人文”缺少关注和了解。
不过如果此次抄袭事件不曾发生,评委们也就不会承认自己视野的缺陷,那人们对一些 之作为何没有获奖恐怕还蒙在鼓里。不过据青年报记者了解,文学评奖评委眼光“老化”的现象其实非常普遍。现在的一些所谓权威的文学评奖,其实话语权还都掌握在主流正统的文学专家手里。这些专家都有了一些年岁,所以虽然全面地了解这个世界,有时也会力不从心。因此也就出现了搞青少年文学研究的,不了解青少年文学的全貌,搞网络文学研究的,没读过几部网络小说等情况。
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原有评委的视野又不断“老化”,这就使得很多 的文学评奖经常出现“遗珠之憾”。久而久之,声誉大跌,评奖也就成为了那么几个评委的自娱自乐。试想如果“北大培文杯”的评委会能邀请几位 的青少年人气作家加入,恐怕也就不会出现今天的丑闻。
现在的问题是,也许评委们未必不知道视野“老化”的危险,只是文坛“圈子化”太厉害,文学评奖要吸纳新人未必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结果就造成“圈里的人玩不来,圈外的人进不来”,文学奖在不断地创办,又在不断地速朽。中国的文学评奖很少有在相当长时间内为读者所认可的。相比之下,国外很多 文学奖项就很注意这一点。即便是诺贝尔文学奖这样的百年老奖,评委会里也有不少三四十岁的年轻人。而中国文学评奖要想改变这一局面,打破“圈子化”才是关键。记者 郦亮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