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明朝上大学明码标价 招生指标透明
时间:2012-07-21 16:14   来源:四川在线   责任编辑:毛青青

  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为410名留学生颁发假文凭,其中95%来自中国,19所中国高校与其“联合”办学。这是最近转发频率很高的一条新闻。其实,买卖文凭之事,古今中外并不鲜见。比如,现在常见的大学招生指标,在古代便买卖兴隆。

  朱祁钰首开“纳粟纳马”入监读书先河

  有人认为大学体制是西方人创造,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即有高等学府,只是办学的理念和模式不同,而且不兴叫“大学”。商时的中国大学叫“太学”;周时叫“国学”,国学是周王办的,诸侯办的则叫“泮宫”;西晋时称“国子学”,北齐易名“国子寺”;隋则改称“国子监”,一直到清末都是这叫法。

  与大学不叫“大学”一样,中国古代的大学生也不称为“大学生”。以明代称谓来说,通称“生员”,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叫“监生”。国子监是朝廷的中央宫学,国子监的毕业生不仅包分配工作,很多时候还“包当官”。明代便规定,“入国学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

  上大学的好处多多,但上大学得凭成绩,要考,古今一理。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是不是没门了?也不是,但前提条件得有钱——买个入学名额。

  古时的入学名额叫“员”,生员就是这意思,即今“招生指标”。明朝廷曾经明码标价,以收取“赞助费”的方式,公开出售招生指标:凡想上大学、到国子监读书者,不论成绩优劣,不问家庭出身,只要肯出“赞助费”,就发给“录取通知书”!有意思的是,明朝时收取的赞助费不要现金,只收当时短缺的粮食或是马匹等。

  明代的“招生新政”,出现在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力主实施的,竟然是当朝的皇帝、史称代宗的朱祁钰。

  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因为大哥朱祁镇御驾亲征侵犯北方边境的蒙古瓦剌部落遭生俘,他当上了“代理皇帝”。但当时边境战事远未结束,军费开支庞大,中央财政入不敷出。从哪搞钱?臣僚给朱祁钰开出的妙方之一是,“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就是给国家多上缴粮食,便能获得进国子监读书的机会。

  这个口子一开,包括重新坐上龙椅的朱祁镇在内,后来的皇帝差不多都学着干过,国库一没钱,边防粮饷一没着落,地方一闹饥荒,就会这样干。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金宠物 绿植迷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