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头》成为2012年 一部台湾票房进入前十的台湾电影
从2012末到2013年初,关于台湾电影发展的讨论几乎就没有停过:先是“金马奖”台湾得奖成绩不佳引起了“绿委”的“愤怒”,再是两岸合拍片《花漾》票房惨淡引发质疑。等到2012年台湾电影票房数据出炉,所有人都不得不直面台制电影进入“疲软期”这一现实。
现状:台制片高潮之后疲态尽显?
2003年曾有评论家发出 “台湾电影已死”的慨叹。然而2008年《海角七号》创下5.3亿(新台币,下同)的票房,带来了台湾电影“复苏”的讯息。到了2010年,以“导演界新人”自称的钮承泽一部富有在地特色的《艋舺》以2.58亿的票房成为台湾产电影“票房王”。带着这样的势头,台片到2011年达到了“井喷”的状态。2011年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赛德克·巴莱》(包括上、下两部)、《鸡排英雄》共4部电影票房破亿,前三部甚至超越了《哈利波特》。总票房金额达约15亿元,市场占有率达17.5%,是2010年的2.4倍。
但盘点2012年,现实却泼了大家一盆冷水:不久前去年台湾电影票房数据出炉,跻身前十的台片只有一部《阵头》。再加上“金马奖”颁奖结果台片失利,也难怪有些台湾观众会失望到“跳脚”。
原因:地方型题材局限与人才断层
在前不久的两岸三地电影导演论坛上, 台湾导演侯孝贤毫不讳言这两年之间的落差,他说,去年台湾电影处于“疲软”状态。
“疲软”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在于大部分台片存在的“地方性”题材局限。台湾地理因素决定了这种“地方性”的狭窄——— 甚至集中在一条街上。这样的内容连引发全台共鸣都有难度,更不用说与大制作的好莱坞大片抗衡。
除了对题材的担忧外,这次论坛还特地提到了台湾电影人才断层现象。演员方面,新人演员辨识度不高,人气演员纷纷赴大陆寻求更广阔市场。而技术人员、编导人员,甚至服装道具和群众演员的人手都配制不足。
那导演之间的“接班”呢?侯孝贤认为,一名导演往往越老越想追求自我,希望在年轻人身上。但我们从《鸡排英雄》导演叶天伦那里了解到,不少台湾年轻一代导演以创作型为主,不熟悉资金运作和行政流程的大有人在。作品要“做大”,似乎只能“随缘”。
未来:建设“大制片厂”还是积极“北上”?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