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无疑是今年的热门话题,关于AI的讨论都办过两场了,第一次邀请了微软小冰的首席架构师,以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给会员们科普了认识AI的基本世界观。第二次我们请了图普科技CEO李明强,来从创业者的身份聊如何看待AI的实际应用。
然而这一定还不能满足你对AI的好奇,本期迎来一个进阶话题,讨论AI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与前景。圆桌主人, 的业界大牛:HTC负责研发及医疗的总裁、原Google中国工程院院长张智威(Edward Y. Chang)博士。
他是谷歌创始人的同学,李开复见过评正教授最快的人
张智威是Google两位创始人佩奇(Larry Page)和布林(Sergey Brin)斯坦福同学,出身一个实验室,在98年Google刚创立的时候,曾一再邀请张智威加入。而张智威真正加入的时间是在2006年,负责搜索与社区产品,2010年负责全球移动技术创新的研发。
初见张教授,我就感受到一股儒雅的气质。后来看到网上的报道:
朋友都叫张智威“诗人科学家”,网上有他很多的诗篇。在他加入Google时,有道考题就是让他作一首诗,“二三十分钟以后他就回来了,并且做了两首诗”,李开复回忆说。
李开复曾评价张智威:“他是我认识的教授里面,最快的从助理教授变成正教授的人”。这中间,只花了不到七年的时间。1999年8月,获得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博士学位之后,张智威教授受聘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电子和计算机工程系。2003年3月,他获得终身职位,并于2006年晋升为电子工程学正教授。
目前,张智威是HTC 研发及医疗总裁,HTC北京的新项目,是他从零到一、一手搭建的,而他目前最关注的方向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团队赢国际大奖亚军,但智能医疗一切都刚开始
张智威曾在清华大学的分享中提到:
医疗的发展,受到成本、品质、普及,三个方面互相牵制。
成本上,全世界都看病贵,医疗保险也是美国的社会核心议题,中国看病贵所以发的社会矛盾不胜枚举;
品质上,临床中仍然有很高的误诊率,美国都高达120万例;
普及上,中国的易患关系紧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医生和病人的比例低;然而在非洲医生和病人的比例只有1:2000。
这三方面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因AlphaGo热议的AI技术理论上能很大程度上改变现状。如果能实现AI在线诊断,能极大解放医生资源,更精准地服务更多病人。其实智能医疗想象力还不止这些,VR辅助手术、 的基因测序预测、治疗癌症……
张智威认为,实现医疗行业颠覆性创新,需要三大技术的参与:1.AI和大数据;2.云计算;3.移动传感器。HTC试图把医疗诊断从被动化主动,用硬件设备实现疾病的初诊,实际应用已经不是空谈。
今年四月,张智威和哈佛大学彭仲康领导的DBG团队(The Dynamical Biomarkers Group )参与了历时三年半的“高通三录仪XPRIZE竞赛”,大赛要求研发小型消费级的产品,满足15种以上疾病的状态诊断。并从来自全球的300多只队伍竞争中,获得了亚军以及百万美元的奖金。
这个参赛产品DeepQ”Tricorder设备(如上图),小小一个,但集成了生理信号分析技术,图像处理,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技术。除了能测血压、心率等这些生命体征外,还能检测血液和尿液,诊断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甲肝、尿路感染等疾病。
医疗领域没有大数据
这个诊断仪只是一个开始,真正深入到智能医疗里,问题还有很多,摆在所有团队面前的第一道门槛就是,缺乏精准的医疗数据。张智威拿中耳炎距离,全球只有台湾积累1000例左右了一定的疾病图像数据,但远远称不上大数据。怎么办?
实际操作中问题还有很多,这次两个小时的分享,想带你领域下最前沿的智能医疗团队在怎么想?怎么做?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