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电话岂能办成“老人关爱热线”
时间:2016-11-14 10:41 来源:川北在线 责任编辑:青青
独居老人3年报警700起民警轮流"陪聊"到老人入睡(新华网>2016年11月13日>来源:金陵晚报)
南京市栖霞区68岁的独居老人陈老太,在她觉得邻居嘲笑她,以及胡思乱想、疑神疑鬼的时候,就赶紧拨打110报警电话,寻求警察帮助。陈老太三年时间拨打报警电话700余次,这一方面体现了群众对人民警察的信任,展示了警民一家亲,但另一方面却涉嫌滥用警力资源的嫌疑。
110报警电话,是人民群众寻求国家公共安全帮助、举报违法犯罪分子、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平台,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如果这条生命安全通道被挤占、被堵塞,紧急救援时间被耽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更有可能放纵犯罪分子作恶,后果相当严重。
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警务站的民警,3年来接到独居老人陈老太打来的电话700多次,也就是说平均每1天半就报警一次,该警务站民警对该老人报警是次次“有回音”,处警方式是安排民警与老人轮流聊天,少则一个小时,多则把老人聊睡为止。在这700多小时里,其他群众的报警电话,就被关爱老人的聊天占用了。虽然不是恶意骚扰110电话,但社会公共警力资源被浪费却是事实。110这个警民交流平台的功能,就是接警后向上级报告,由上级安排相关警种出警处理,根本没有用该电话聊天关爱独居老人这个职能职责。再说直白点,用110电话聊天方式关爱独居老人,是违背了110报警平台职能职责的行为,显然是一种善意的乱作为,处警方式让人大跌眼镜。
像江苏南京市这样的百万人口特大城市,每时每刻都有可能若干市民群众,要拨打110电话寻求警方帮助,若该警务站干警对需要心里安慰的每个老太太、老大爷,都聊天1个小时以上给予心灵安慰,不知道会耽误多少出警的事。
关心独居老人,不该用110电话“长话”关心,如寻找其他方式妥善加以解决,效果或许更好:方法一,接到陈老太这个熟悉电话后,应立即告知当地社区委员会,让社区基层干部去处理,可能劝说相关更接“地气”;方法二,及时转告民政部门和卫计部门,安排心理卫生方面的精神类医师做好心理卫生辅导,提高孤独老人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心理稳定性,降低心理障碍,避免以后其任性拨打报警电话;方法三,为了彻底解决孤寡老人无人照顾的问题,可转告民政部门,视其经济情况,将其送入敬老院或者颐养苑,在那里接受更好的服务和身心调养,更有助于恢复其心理生理健康。
“费了油灯不亮”,这句话是人们往往形容花费了功夫,却收不到良好效果,做了事得不到表扬,反而还要挨批评。像110这样的重要平台,作为社会稳定重要的“报警器”,不能办成“聊天室”,应选派一些训练有素的接警民警,妥善接警、睿智处警,让报警平台发挥最大功效,避免3年时间接同一人700多次报警电话的情况。(杜才云)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