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世俗的眼光成为价值评判的标准
时间:2018-11-23 17:11 来源:川北在线 责任编辑:青青
不要让世俗的眼光成为价值评判的标准
每天5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33岁的谭超是山东大学一个快递代理点的负责人,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延边大学历史系的博士生。8年前,为了考研,谭超当起了快递小哥。他白天送快递,晚上回到家里就一头扎进文献堆里,在厚厚的史料中探究古代东北亚的问题。(中国青年报)
很多人一想到博士、高材生就不由自主的将他们与大学老师、科学研究等高大上的职业联系到一起,渐渐形成一种刻板印象,一旦这种惯性的思维认知被打破,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就像之前一条名为“博士生应聘成为中学老师”的新闻一样,让许多人直呼“刷新了三观。”此前,2013年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受邀回到母校做创业讲座时,曾经几度哽咽,称自己“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人们在某些方面的思维狭隘性与局限性以及对职业具有等级划分的观念。甚至有网友认为以上例子中的人的做法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仿佛他们不去大学当老师、不去搞科研学术、不去做一份高大上的职业就对不起国家的栽培与这二十几年来学到的知识。
但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观点。无论是高中毕业还是博士生,每个人都有自己最适合、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都有自己认为最舒服的状态,我们都应该给予支持与鼓励。只要是自食其力,就不应该受到外界世俗眼光的干扰,更不应该受到外在的束缚与无谓的批判。每个人都平等的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既然余华没有上过大学,依然可以写出杰出的文学作品,那么周浩也可以放弃北大选择读技校,博士也可以去中学教书,发挥自己的价值,而且把自己的美好年华奉献在教书育人上的这一选择更值得人们尊敬。
就就业这一方面而言,不存在体不体面一说,也没有好与坏的评判标 。文/贾蓉华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