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与远方——我心中的铁路记忆
时间:2021-09-03 12:30 来源:川北在线 责任编辑:青青
现在说起铁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高铁。诚然,中国高铁发展到如今,已成为我国一张亮丽的名片,是中国速度的代表,成为越来越多人出行的 交通工具。但一张健全的中国铁路网,永远都少不了火车的身影。余光中在《火车》一诗中写道:“美丽的火车,孤独的火车?凄苦是你汽笛的声音,令人记起了很多事情。”火车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中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仅是在于它一次次地把我们平安送达目的地,它还承载了许多中国人的 记忆。它把追梦者带入梦想的大都市,把漂泊在外的游子带回思念的故乡,是很多中国人逢年过节回家团聚的纽带。绿皮火车,一代人的记忆,几代人的归途。在这里能看到人生百态和社会现实,它虽然慢,但慢得让人有所期待,心里有所踏实,途中有所依靠。有时候,慢也是一种情怀,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提出过绝佳住处的要求,一是不可“居无鸟”,一是附近要有一条铁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火车是我们社会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充满奇遇和幸福的地方。在火车上遇见各式各样的人和事,能让我们看到大千世界的美好和平凡生活的感动。不管是活得光鲜亮丽,亦或是穷困潦倒,都有可能在一列车厢中相遇,有可能一个终点,就是一群人新的起点。火车所承载的是许许多多老百姓的梦想,这其中也许包含着是亲人对家乡的期待;游子对父母的思念;亦或者驴友对远方的憧憬。车厢虽小却拉动着每一位旅客对目的地热切的期盼与深情,中国很大,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同时也很小,因为有那窄窄的钢轨联系着你我他。这正是铁路畅通无阻,把我们这些为了家人生活得更好的平凡百姓连接在了一起。对于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过年一张回家的火车票承载着多少平凡的中国人对家乡的思念,对家中等待着的亲人的深情期盼,对与家人阖家团聚的那份亲情的渴望。火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是我们与亲人连接的纽带,它是我们抵达梦想的方舟,它更是我们中国人情感的寄托,窄窄的钢轨却连接着亿万中国人那深深的情。
人的一生,该有一项为之奉献青春、顽强奋斗的事业。出生于铁路工人家庭的保尔·柯察金用自己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每一个中国人都对铁路有着或多或少的感情,我作为一个从小在沪昆线旁长大的孩子,见证了铁路这二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如今我有幸成为了一名火车司机,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心中满是沉甸甸的责任。“驾和谐驰沪昆,握闸把走四方”,人民的财产安全有我来守护,尽管工作并不自由,但我一直在积极地调整状态,我知道我所做的工作和所从事的事业有何意义,因此我心里是无尽的骄傲与自豪。从1876年中国第一条铁路上海吴淞铁路,到如今全国密布的铁道网。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铁路,到为国为民服务的铁路,现代铁路本身也见证并助力了祖国从“一穷二白”到“国富民安”。
回首新中国数十年的铁路发展史,现如今的铁路对于人民不再只是“送货拉客”这么简单。“十三五”时期,铁路行业大力实施铁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铁路运输的供给能力、服务品质、安全水平都得到持续提升。铁路网特别是高铁网的规模和质量实现了重大跃升,客运服务质量和货运保障水平实现了重大进步。这其中,我最自豪和感动的就是铁路为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所做的贡献:为群众开行公益性慢火车和贫困地区农产品运输专列,保障贫困地区脱网人群出行需要与物资运输,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抢险救灾、公共卫生等应急运输和国防交通中铁路都提供了坚强的运输效率和安全保障,中国铁路也完成了从追赶到领跑的质变。展望未来,中国铁路将继续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展现更大作为。这就是铁路人的自豪与自信,于快中领跑,于慢中惠民。
高铁引领时代速度,慢火车彰显时代温度。 总理曾说,“我们现在虽然有了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但不能没有逢站就停、票价低廉的绿皮车。因为我们国家很大,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还很不平衡很不充分,既要考虑效率,又要兼顾公平。列车虽有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要把站台上不同需求的旅客安全送达。”火车,是线路的坚定执行者,一旦明确了方向,就会矢志不渝地走下去,中国铁路人也是如此。(文/周正午)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