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秋分时节诉我与“三农”的七年情
时间:2023-09-20 23:37   来源:川北在线原创(guangyuanol.cn)   责任编辑:毛青青
  傍晚时分,饭后闲来无事,沿着田边走去。风吹稻浪,稻香扑鼻,好一幅金灿灿乡村振兴“丰”景画,让我不禁回忆浮篇。
 
  相遇篇:“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做“三农”热爱者。
 
  2017年2月14日“情人节”是我们故事开始的第一天,我被安排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遇见你时的我既有进入新单位的确幸,也有“领任务”的激情。我在整理旧档案中看到:一张张泛黄的寸照上是奔赴“三农”的那群“年轻人”,一行行工整的钢笔字迹书写出艰苦奋斗的“那些年”,一本本厚厚的工作簿记录着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耘”成果。如今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在田里、土里、山里,被冠以“田博士”“土专家”的光荣称号。选择、传承、扎根,他们引领着我们,继续“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奉献三农”,在成就自身梦想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共同编织着“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的“丰”“景”图。相遇在我们的“青春年华”,热爱便是顺理成章。

  相知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做“三农”传承人。
 
  一万多年前,中国的种植业、畜牧业就随新石器革命诞生。“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秦国能统一离不开农业领先。司马迁《史记》曾记载:“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从古至今,三农工作一直是国策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让更多“田博士”“土专家”因地制宜指导发展特色产业。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逐步实现“科技兴、产业强”农业强国,保证现代化强国“三农篇章”稳步推进。
 
  相守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做“三农”守护者。俗语有“7年之痒”一说,但我却与“三农”越发难舍难分。这7年“农民”如“吾师”:农民常年埋首于田间地头、日复一日辛勤耕耘,教会我“实干”之义,关键是实。这7年“三农”如“吾友”:非洲猪瘟爆发期蹲卡点守关卡,新冠疫情时期下乡动员群众接种疫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路上总有我们“并肩前行”的身影,“你好,我才好”。这7年“三农”更似“恋人”:我们在日常繁杂“家”务中“互诉衷肠”,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小事”中涵养敏锐的“眼力劲儿”,解忧、纾怨、暖心,时常在责任与真诚中“相拥”。哪有什么“痒”,我与“三农”相守不过才2410天,仍是“农界”的“初生牛犊”,身边不乏数十载、二十载甚至一生都是“三农人”,为“伊人”愁、为“伊人”喜,这就是把平凡的“三农”工作做到了“心上”。
 
  稻浪中、麦田地、果园里是我逃离喧嚣世俗的避风港,是“三农”给我的“世外桃源”,我在这里找到“颜如玉”“黄金屋”。但我更愿意化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洪流”中,迎难而上、砥砺奋进,在广袤乡村书写现代化“三农”新答卷。(周芊利)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金宠物 绿植迷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