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环境与生活杂志:“让中国人习惯搭顺风车”
时间:2013-08-16 11:35   来源:环境与生活杂志   责任编辑:毛青青
环境与生活杂志:“让中国人习惯搭顺风车”
 
王永(前排左四)和顺风车公益活动志愿者合影
 
 人常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有个陌生人只要有机会就愿意用私车把你送到目的地,并且分文不取,你会怎么想呢?现在身为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品牌联盟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的王永,用顺风车载送陌生路人已经坚持了15年,超过万人受益。那么他的顺风车开得顺利吗?近日,笔者采访了这位顺风车达人。
 
环境与生活杂志:“让中国人习惯搭顺风车”
 
王永(右)与搭他的顺风车的乘客
 
  “一个人开车太浪费资源了”
 
  王永为什么想起做顺风车?“就是想分享,觉得自己一个人开车太浪费资源了”,“一开始没打算把这件事做成什么样”,但坚持15年后,结果却应了他湖南邵阳老家的一句俗语:“草鞋没样,边打边像”。王永说,他做顺风车是受老家观念的影响,“在老家,骑自行车上下学的人要是老不捎带别人,就会被认为没人缘。”王永就是在这种最朴素的善意道德环境中长大,这成为他做顺风车的最初动力。“在我买车之前,我打出租车时都主动顺载他人,我太太就是在打出租车时认识的。”王永笑称,这件事对他是个额外奖励,“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有一颗向善的心。”
 
  1996年,22岁的王永带着几百块钱来到北京。“我来北京是为了考电影学院的研究生,但是由于我是专科毕业,需要5年工作经验,我条件不够,只好作罢。”王永告诉笔者,由于不能考研,他就到一个小公司参加工作,那时候,他常常要骑自行车往返几十公里,自行车有时也成了别人的顺风车。
 
  1998年,在北京闯荡了两年多的王永买了第一辆车——红旗7220E,并断断续续开起了顺风车。一个雨夜,让王永决心要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那天晚上10点多,王永驾车行至北洼路时,突然暴雨如注,他看见一位老太太没打伞在雨中艰难前行。路过的车辆开得飞快,溅了老太太一身水。王永赶紧把车停在路边,主动送她回家。老太太感激的眼神,让王永的胸膛瞬间涌入一股暖流:自己的举手之劳,对别人可能是雪中送炭。“到家之后,他的家人正在着急呢!他们对我就像欢迎救命恩人!那件事激励着我坚持开顺风车。”从那之后,每天早晨上班,他都会在沿途免费搭上几位萍水相逢的乘客。15年过去,“顺风车”从自行车到红旗轿车再到奔驰,王永的顺风车之旅艰难地坚持下来了。
 
  让顺风车常态化制度化
 
  王永的顺风车已经搭载超过万人,但每搭载一名乘客的背后,大约要招致10个人的白眼,100个人的拒绝。因为人们之间有很强的戒心,也注重自我保护。这不难理解。所以,怎样推进顺风车的常态化、制度化,是王永的努力目标。这不仅需要民众之间的信任基础,更需要法律法规的配套。王永并不认为中国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和道德严重滑坡。他说:“顺风车是一种善行。善要靠引导。2013年春节,我们组织了顺风车回家过年的活动,大约万人乘顺风车回家过年。2012春节顺风车回家过年我们找到了阳光保险集团,它提供给参与顺风车回家过年的每辆车50万元的意外险;我们还请律师事务所为参与的车主和搭乘者制定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
 
  目前,顺风车公益活动已经初显成效,全国30多个地方成立了工作站,有七八万人参与其中。“现在这个结果,离现实的需要还差得远。在我们和社会各界的推动下,北京有望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目前,北京已经允许在八达岭高速的部分路段免除顺风车高速费。我想,等到顺风车安全、光荣又有实惠的时候,搭顺风车成了一种习惯,顺风车就真的火起来了。那时,大城市的天可能会更蓝些,交通也没那么堵了。”
 
  王永最后说:“我一定会坚持下去,今年我还不到40岁,我还有能力做30年,我坚信我们的目标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达到。”
 
  王永简介:顺风车公益活动践行、倡导、发起人;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全国青联委员、湖南省青联副主席;2011达沃斯全球青年领袖;第27届(2013年度)北京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环境与生活杂志:“让中国人习惯搭顺风车”
 
车主现场填写顺风车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
 
  美国的“顺风车公约”
 
  ◎建安
 
  美国的一个搭便车网站slug-lines里面,有一个栏目叫“礼节和规则”,其中专为搭便车而定的规矩,很有趣。当然,你犯规的话既没有法律制裁,司机恐怕也不会赶你下车,但是一般人总归不希望看到别人对你皱眉头吧。
 
  这些搭便车的规矩是:
 
  1)先来的先上车,还有权选择坐前排还是后排。
 
  2)除了说一声“谢谢”之外,搭车人不要先起话题,因为搭顺风车不是交朋友。
 
  3)即使开车的愿意讲话,话题也别涉及宗教、政治还有性这些东西。
 
  4)开车的不兴让人分担汽油钱。如果想这样的话,应该自己去找人组合拼车。
 
  5)搭车人如果接手机,不要长谈,说一声我正在回家的路上就够了。开车的人则可以用免提接电话。
 
  6)要有绅士风度。如果排队等车的只有3个人,别剩下一位女士,要么男士让先,要么车主让3人都上。
 
  7)搭车人不得要求开车的人换台听收音机、调节冷暖气,或自行开窗关窗。开车的也要照顾乘客,保持空气清新和冷暖适度,不要用过浓的香水,收音机音量适中。
 
  8)搭车人不得要求在常规地点之外的地方下车,除非事先征得开车人的同意。反过来也一样,开车的人不得在不到约定的地点之前就不走了。
 
  9)搭车人可以选择不乘感觉不好的人的车。
 
  10)如果车多人少,开车的人不得在停车场转悠或半路接人上车,但事先打过招呼的熟人除外。
 
  11)开车的人如果发现排队的人当中有熟人的话,有权请其优先上车。
 
  12)开车的人应该保持车内起码的整洁。
 
  13)大家都不要在车内做个人卫生,比如补妆、梳头等。
 
  14)吸烟免谈,安全带必系,司机要等乘客系好安全带再启动车。
 
  读完这些规则,感觉像上了一堂公民课。
 
  (原载《羊城晚报》)
 
环境与生活杂志:“让中国人习惯搭顺风车”
 
乘客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搭乘顺风车进城
 
  北京青青家园的“顺风车声明”
 
 
  ◎员外
 
  在北京,有一家叫万科青青家园的小区,业主自发成立微信群开展邻里间的顺风车活动,在这里,无论是车主还是搭乘顺风车,都必须遵守群里发布的一个“声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放在青青家园再合适不过了。青青家园的业主,环境意识与维权意识都很强,眼里揉不得沙子,同时又热心助人。这样的一群人,成立起一个“顺风车”群,很是顺理成章。
 
  我们的微信群,叫“青青家园顺风车群”,我负责在小区论坛里发帖,号召大家加我,进群。没想到,反响热烈。不时有邻居加我,告知我门牌号码和物业登记的手机号,这种信任非常让人感动。成立群不到半个小时,我恰好要去国贸,限行不能开车,发了一个求搭信息。结果一个好朋友看到了,于是,第一次搭顺风车成功。很快,搭车成功率直线上升。在群里发出求搭信息的业主,基本上有七成的成功率。甚至有的热心邻居专门绕路提供搭车。
 
  有一个邻居提醒,大家是不是签一个协议,以免发生意外之后好心惹麻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醒,但是每人签协议不太好操作。咨询律师之后,我拟了一个“顺风车声明”,请群里的成员在群里转发:
 
  “我自愿加入顺风车群,我承诺,开车的时候安全驾驶并免费搭乘邻居。当我搭乘邻居顺风车的时候,承担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一旦发生交通意外,不追究司机和车主的任何责任。”
 
  这个声明发到群里之后,得到热烈响应,每个人都以个人名义转发了这段话,这就意味着遵守承诺。
 
  如今,青青家园顺风车群日益成熟,只是,目前群100人的上限已经到了,可是还不断有邻居想加入,却没找到解决办法。
 
环境与生活杂志:“让中国人习惯搭顺风车”
 
志愿者向车主介绍顺风车高速路试点活动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IT袋 绿植迷 金宠物 领啦网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