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餐具容易“藏毒”,陶瓷餐具相对安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瓷餐具都“靠得住”。近日,不少业内专家忧心,传统的制瓷工艺高耗能、三废多、成品重金属易超标,一些残次处理品也经常被小贩拿来低价出售,消费者在购买时要多加注意。
在北京各大早市上,都能看到推着小车卖颜色鲜艳、价格便宜陶瓷餐具的商贩。记者询问卖陶瓷餐具的商贩这些餐具是否有生产厂家和合格证,商贩头也不抬地回答:“这都是出口国外的,从厂家直接拿的货,质量肯定没问题。”记者拿起几个盘子仔细观察,并没有在上面看到任何厂家信息,并且多数都存在缺口、有气泡或颜色不均匀等问题。
据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我国陶瓷“铅镉溶出量”的国家标准低于欧美标准,有不少出口瓷器会被欧美国家封存、退回,所以那些所谓的出口产品并不一定真的比其他国产瓷器更安全。有些正规的陶瓷厂还会将次品丢弃,而地摊上卖的这些廉价餐具,大多就是厂家丢弃的次品,其成本非常低,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即使是一些 陶瓷餐具,如果采用釉上彩或釉中彩,也可能存在安全问题。他解释说,在制作工艺上,陶瓷餐具可分为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3种。由于彩釉颜料含有铅、镉等有害金属,长期用其盛放酸性食物,就有可能将重金属溶出后,一起被吃进肚子里,所以釉下彩的陶瓷餐具更加安全。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