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孩子在一岁内五感、运动、情感和社交、语言等都开始发育,这段时间的儿保也更频繁。一岁内要做七次儿保,分别在宝宝2周、1月、2月、4月、6月、9月和12个月的时候。
1岁到2岁之间要做3次儿保,分别是1岁3个月、1岁6个月和2岁。
2-3岁之间只需在2岁半和3岁各做一次就可以了。
3岁后,可以每年做一次儿保就可以了。
妈妈们明确的一点是,儿保与体检完全不同。体检是由不同科室的不同医生针对不同项目进行的检查。儿保则是由某一位医生对孩子进行全面、系统、细致的检查,不仅有检查,医生还要与孩子互动,与家长沟通,才能做出综合评估。
而且儿保是一个长期跟踪了解宝宝发育情况的过程,不像体检一样检查完一次就行了,所以定期做儿保,有助于对宝宝的身体状况有一个长期且全面的了解。
具体来说,儿保有以下内容:
1.监测宝宝体格发育
对宝宝的身高、体重、头围等进行测量,观测宝宝乳牙生长情况、检测各器官的功能发育情况等,为每个宝宝绘制独特的生长曲线。
此外,还要进行横向与竖向的比较,既帮助父母了解宝宝与同龄宝宝的差距,也与宝宝自身的成长做比较,指导父母科学喂养。
2.评估宝宝的心智发育
儿保会利用科学的量表系统,对宝宝的行为、心理和情绪等各方面进行评估,准确反映出宝宝在神经、沟通、心理、情绪、运动,社交等领域的发育情况。
3.排查宝宝的健康隐患
儿保中,医生通过检查宝宝的身心发育情况能够了解到宝宝是否有健康隐患,比如发育迟缓、视力异常、听力异常,甚至于孤独症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就能避免出现抱憾终身的不良后果。
在这里要提醒一下爸爸妈妈们的是,有些医疗机构会常规给孩子做微量元素、维生素D、骨密度等的检测,实际上这些检测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微量元素检测国家早在2003年就已经发布了通知,如果不是诊断需要,不需要给孩子常规做微量元素检测。
骨密度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也没有必要,而且目前国际上并没有关于婴幼儿骨密度检查的临床诊断标准,仅凭骨密度的检测结果,并不能作为判断宝宝发育异常的标准。
除非是宝宝出现复发性骨折、方颅、鸡胸、肋珠、慢性肾病或骨代谢性疾病等情况,才需要检测骨密度。
2016版《营养性佝偻病防治全球共识》中,不建议给正常发育的宝宝做维生素D水平检查,因为随着父母们养育知识的提升,很多孩子在出生后都会补充维生素D,97%的婴儿的维生素D水平是在正常范围内的,所以没有必要常规做维生素D检查。
不过儿保中发现的问题,父母一定要重视。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小,有些功能发育不全很正常,孩子大一些自然就发育好了,虽然孩子的发育有快有慢,但是也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一旦错过再也没有机会发育了。
还有,做儿保要选择专业医院,最好是固定一位医生,这样有利于长期跟踪宝宝的身心发育情况,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宝宝的发育情况。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