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为何总是陷于负面认知? 负面认知从何而来?
时间:2016-07-25 14:13 来源:壹心理 责任编辑:沫朵
原标题:抑郁症患者为何总是陷于负面认知? 负面认知从何而来?
有一个“哭婆婆笑婆婆”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整天哭个不停。原来,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卖布鞋的,二女儿嫁给了卖雨伞的。每当天下雨,老婆婆发愁卖大女婿卖不出布鞋;而当天气晴朗,又发愁二女婿卖不出雨伞。
有个人就给她出了个主意:“下雨时,你去卖伞的女婿家帮着卖雨伞;天晴时,你到卖布鞋的女婿家帮着卖布鞋。”
后来,哭婆婆雨天去卖雨伞的女婿家,天晴时去卖布鞋的女婿家,每天笑得合不拢嘴,从此变成了笑婆婆。
听到这里,抑郁症患者想必感同身受——这个故事是“认知调整”的活教材。

情绪决定认知,抑郁总是负面
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关键是我们怎么看——这个“怎么看”就叫认知。
认知从何而来?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可以确定的是,情绪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行为。人是感性的动物,情绪随境波动是天性,认知随之趋于主动积极或是被动消极,都是正常的。可是有一部分人,更容易受到生活中负面事件的影响,长时间沉溺于悲观情绪中,甚至到了主动负性思维的程度,这就是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的易感因素。
抑郁症患者的共同特征是:当抑郁发作时,他(她)总是很难避免陷入负面认知中。自己的过往,生活中的一切,都无一例外进行负面解读:好的事情,一定能从中挑出不好的方面;坏的事情,更是变本加厉被解读成更坏。
负面思维的害处不言而喻。
有的人意识到危害,避免在情绪影响下做出什么决定;而有的人,反反复复被情绪左右,屡次犯错。
神经可塑性缺失导致负面思维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