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川北在线
微信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养生小课堂:身体自带4个“排湿水龙头” 没事多开开体内湿气哗哗排出
时间:2024-06-14 22:15   来源:中国家庭医生   责任编辑:沫朵
  原标题:养生小课堂:身体自带4个“排湿水龙头” 没事多开开体内湿气哗哗排出 

  最近你家那边下“龙舟水”了吗?

  广东的小编已经快绷不住了,之前才连着下了一两个月的雨,好不容易出了几天太阳,“龙舟水”又来了,据说可能要持续到六月中下旬。

  这种天气,感觉空气里满满都是水分,家里好多东西都长毛了,人好像也要发霉了……

  你还别说,这段时间天气湿热,人体内的湿气确实变重了。尤其南方的朋友们,很多都出现了身体疲倦、双腿沉重、消化不良、没胃口等等症状。
 
  想要摆脱湿气,让身体舒服一些,有一个不花钱的招儿,今天就分享给大家~
 
  按摩穴位祛湿
 
  我们身体有一些穴位,按对了可以把体内湿气排出来。
 
  建议大家每天坚持掐揉以下四个穴,至少各10分钟:
 
  阴陵泉穴
 
  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处。



  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



  承山穴

  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时小腿腹肌肉的凹陷处。



  丰隆穴

  小腿外侧膝眼和外踝连线的中点,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胫骨前缘外侧1.5寸(中指、食指并拢的两指宽)。

  以上穴位图均为家庭医生原创
 
  以上穴位按揉时,有明显的酸胀感,坚持按揉一段时间后酸胀感减轻,这是湿邪渐散的征兆。
 
  另外,还可以试试按揉、拍打这三个“窝”,祛湿又通经:
 
  腋窝处有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常按揉,以疏导心经郁火。
 
  肘窝外侧的曲池穴、腘窝(也就是膝窝)中心的委中穴,都是人体关键“排污口”,可以每周或隔周在肘窝、腘窝处连续拍打5~10分钟。
 
  讲完穴位按摩,我们再给大家介绍其他的祛湿妙招~
 
  饮食祛湿
 
  要通过饮食祛湿,首先要辨别湿证的类型。
 
  湿重者多见两类,一是寒湿,寒邪与湿邪兼夹;二是湿热,热邪与湿邪兼夹。
 
  寒湿的人,表现为舌质淡,舌苔白;怕冷,吃凉食、受凉后容易腹胀、拉肚子;胃口不好,口淡,不想喝水;容易疲倦,严重的可出现浮肿,如手脚肿、眼泡肿。
 
  食疗方法:
 
  煲汤、炒菜时,适宜加入温性的姜片、花椒、陈皮、砂仁,能起到苦温燥湿的作用。寒湿者往往还存在脾胃虚寒,可适当加一些健脾的药材,如茯苓、淮山、党参。



  热湿的人,表现为口苦、口干,舌苔厚、黄,困倦乏力,老觉得睡不醒,咽部分泌物较多,大便不通畅、黏腻,精神烦躁。

  食疗方法:

  如果内热不严重的话,可用偏凉性的土茯苓、薏仁等煲汤,湿热并重甚或热重于湿的,可用偏寒性的绵茵陈、蒲公英、鸡骨草等。

  最后,如果实在辨不清寒热,可以用性味比较平和的祛湿药材煲汤、煮粥,如芡实、白茯苓、扁豆、淮山。

  运动祛湿

  运动有助于激发人体阳气,阳气充足,可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减少体内水湿停滞。

  同时,运动排汗,也有助于祛除湿气。

  建议大家,运动化湿,可以选择慢跑、走路、练八段锦等中低等强度的运动。

  运动的时间、强度,以自觉微微出汗为宜。不宜锻炼到大汗淋漓,因为出汗过多,又未能及时擦干或及时更换衣服,也会招致湿邪入侵,或导致风邪侵袭而感冒。
 
  不建议在夜间、清晨进行运动。这些时段雾气较重,不仅对祛湿没有帮助,反而还容易招来外湿。

   投稿邮箱:chuanbeiol@163.com   详情请访问川北在线:http://www.guangyuanol.cn/

川北在线-川北全搜索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注明"来源:XXX(非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②本站所载之信息仅为网民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本站信息接受广大网民的监督、投诉、批评。
③本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不原创、不存储视频,所有视频均分享自其他视频分享网站,如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图库
合作媒体
金宠物 绿植迷
法律顾问:ITLAW-庄毅雄律师